精准施策,协同解决职教发展的“卡脖子”问题
编者按:去年12月,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同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框架协议》。今年1月,教育部、省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温州和台州将成为浙江职教“重要窗口”的态势呼之欲出。面对这样的利好,温州、台州职业教育将如何抓住机遇,开好局,打造职业教育的“温台经验”和“浙江样本”?从本期开始,本报《新策论》栏目推出“开好局,打造职业教育温台高地”系列笔谈,邀请温台职业院校相关负责人建言献策,敬请关注。
□王寿斌
以部省共建的形式,通过国家、省、市三级推动,共同建设温台职教创新高地。这一新政的实施,必将会给温州和台州的职业教育带来难得的创新机遇,更会给两地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毋庸置疑,教育部选择温州和台州这两个全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进行职教创新的试点,主要目的在于促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探索吸引民营资本进入职教领域,为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温台经验”“浙江样本”。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国家与省政府的联合推动不仅要高效传导到各市,更需要在县(市、区)和院校一级落地生根,既不能让政策在传递中出现“悬空”,也不能在实施中产生“梗阻”。
然而,当前职教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卡脖子”问题。系统地梳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一是校企合作难。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规模化大生产不同,温州和台州的企业多以中小微型为主,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长期存在“难主动、难长久、难见效”的“三难”现象,以及“不愿意、不满意、不需要”的“三不”难题。笔者曾对温州的30多家小微企业进行调研,八成以上的企业员工总数不足百人,九成以上的小微企业属于家族企业,半数以上的小微企业未设人力资源部门。因为这些特殊原因,温台地区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刚需”,没有动力。
二是留地就业难。职校毕业生本应是地方企业的后备力量,但从实际情况看,温台地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的比例并不太高。本地企业“难留人”的原因,一是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前景堪忧,就业的“安全性”差;二是薪资待遇偏低,对人才的吸引力小,造成恶性循环;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生产过程枯燥,岗位吸引力小;四是生活环境差,难引才难留人;五是家族企业的人际关系复杂,“外人”难受重用,自然不可能长留。这些根深蒂固的问题,综合导致温台地区的小微企业留不住人才,难以享受职业教育的人才红利。
三是质量提升难。尽管这几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却仍然难如人意,其根源在于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与学生及家长的回报期待相差较大。现实中,一边是企业求贤若渴,招不到优秀人才,另一边却是职校毕业生低质量就业,说到底还是人才质量不够过硬,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一是职教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低,生师比超标,实践能力偏低;其二是学校办学受到的管理制约多,教育教学创新少,硬性摊派的“必开”课程多,挤占了有限的专业课时;其三是学校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行为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后腿。
“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得不到彻底解决,部省共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的宏伟规划必将步履维艰。因此,如何查找症结、精准施策,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针对市情,创新政策,做实校企合作。温台地区的校企合作必须契合本地中小微企业占比较高的实际,积极创新政策,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成为职教办学的主体。同时,可以变“校企合作”为“校行合作”“校产合作”,激发行业、产业“组团”参与职教办学的积极性,既增强抗风险能力,又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就业选择,还能通过改善行业待遇、产业链条、生活环境等,吸引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与本土企业共成长。
其次,制订标准,购买服务,提升育人质量。固守公办体制“旱涝保收”的财政供给,客观上抑制了职业院校优质办学的积极性,造成职教办学质量普遍不高。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完全可以将办学经费的划拨与院校的办学质量挂钩,进而从根本上激发职业院校优质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提升院校育人质量、提升区域职教整体水平,来突破所有的“卡脖子”问题,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系统谋划,打通瓶颈,做强师资队伍。教师是办学之本。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对于职业院校开展“三教”改革提升育人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传统人事制度的“编制”壁垒一直阻碍着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专业技术人才的双向通畅流动。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第12条明确规定:“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目前,这一新政在许多地方落地艰难,部省共建的“温台特区”,完全可以先行先试,克服一切困难助力职教改革创新,使“卡脖子”的专业师资问题得到根治。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