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App,好用更要用好
●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其好的建设性的一面,管控好不好的破坏性的一面。
□李晓鹏
乔布斯发明的手机智能操作系统,把人类社会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按照他的设想,发明iPad的最初目的只是用于教育。他认为教育应该有更多的互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获得知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教育类App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争议,遭遇到来自家长、教师各个方面的质疑和批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带来了一份《基础教育阶段合理使用人工智能》的建议,关注的就是教育类App的滥用问题。她发现,部分教育类App与在线学习平台缺乏教育专业性,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下降,存在快速获取答案、错漏百出、夸大宣传师资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媒体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减少大量线上学习产品对教育的干扰,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应该看到,教育类App的出现,有其存在的背景和价值,应当一分为二地来对待。一方面,教育类App是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根据市场需求而出现的产品,本质上属于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向社会的溢出。这种产品给了家长和学生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形成了教育资源的市场化分配模式。这种分配模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之外,又提供了一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的地区,通过教育类App,学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更为方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过度的市场竞争、运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不足等原因,教育类App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
一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着把关不严的问题。App上的网络教学,以直播为主,相当多的授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学手段以讨好学生为主,表面看上去还不错,实际并未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还灌输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去年就曾发生过“学而思网校”涉黄问题。
二是其他App存在的问题,教育类App同样存在。比如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导致个人隐私被泄露等。尤其是私自开启手机录音功能,窃听用户谈话,并利用获取的信息向用户推送内容。而教育类App因为要开展直播,很难保证用户的声音、相貌等个人生理特征不被泄露。这在人脸识别时代,是非常危险的。
三是教育类App恶性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猿辅导”和“作业帮”等多款教育类App被曝光内含“黄段子”。“猿辅导”旗下的“小猿搜题”被指暗藏大量色情信息,评论区“性暗示意味浓重”。公司之间为此互相指责,声称是对方恶性竞争的手段,并对簿公堂。
四是面对未成年人采取诱导式营销手段,可谓缺德。小天才电话手表上曾经有一款名叫“只只学园”的App,主要针对的是小学生。App内设诱导环节,反复提示孩子充会员费。有的孩子不小心或者经不起诱惑充了值,家长联系退款时,却找不到客服。
技术的进步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利用其好的建设性的一面,管控好不好的破坏性的一面。应该看到,教育类App在带给我们学习上的便利的同时,也对监管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市场有强烈的需求,技术有强大的能力。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管就死。好用的教育类App,也要把它用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