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手,减轻家长焦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者按:教育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甚至是焦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很多建议,涉及如何减轻社会和家长焦虑等问题。理性认识家校责任,让家长减轻焦虑,需要厘清原因,也需各方努力。本期约请既是家长又是教育研究者的几位嘉宾一起探讨——

□本报通讯员 陈耘琳 记者 言 宏 邵焕荣 实习记者 赵沁雪 丁锦烨

嘉宾:

张文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陈钱林 广东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

90后中科大特任教授陈杲之父

俞国娣 特级教师

杭州市崇文实验教育集团总校长

张军林 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主持人:言 宏

焦虑源于对教育本质缺乏了解

主持人:这些年来社会上流传着“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的说法,而出现的一些新词汇,如“鸡娃”“孟母群”“剧场效应”等,都和家长们的焦虑密切相关。您认为家长的焦虑主要来自何处?

张军林:家长的焦虑主要源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不确定。优质的教育资源、理想的工作岗位总是有限的,而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家庭的扶持实现阶层的跃升,这就会产生矛盾。

张文军: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焦虑,要减少焦虑的程度,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

社会心理状况和社会现实是密切相关的,现代社会的基本逻辑之一就是效率。工业生产通过标准化提高效率,教育也通过标准化考试等方式成为社会分层和阶层上升的重要机制。这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学业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家长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收入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试图使孩子考入更好的学校,走向更高的社会阶层。

随着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阶层分化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甚至预言人类将逐步分化为“操控算法的阶层”和被算法操控的“无用阶层”。哪个家长又愿意让自己的后代沦落到“无用阶层”呢?

面对现实的挑战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家长们纷纷加入教育的“竞赛”中,学生的发展过程成了父母为孩子积累智力资本、知识资本、文化资本、权力资本和政治资本等各种资本的比拼过程。教育演绎成在有限的资源中厮杀的“内卷”过程。家长的焦虑程度也不可避免地不断飙升。

陈钱林:家长焦虑,源于对“什么是教育本质”这一问题缺乏了解。教育不是比赛,只有抓住核心素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健全人格,教学的本质是引导个性化学习。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要培养人才,人是第一位的。只要孩子人格进取,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才”的本质应该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格健全的基础上有大“才”,那是锦上添花,普普通通的“才”也是教育的成果。

家校边界可以模糊,但主次要分清

主持人:家长抱怨学校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做小报等增加了家长负担;学校抱怨家长不教孩子穿衣打扫等基本技能。家长和学校互相责怪转嫁焦虑,学生被笼罩在焦虑的氛围之中。有人说,在目前形势下减轻家长焦虑,首先需要厘清家长和学校的边界,大家对此如何看?您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是什么?学校主要负责什么?

张军林:厘清家长和学校的边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很难办到。因为教育是一个综合问题,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协作完成。既然要协作,就会有很多相互重叠、融合的地方,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此,教育的边界不可能完全清晰,而是模糊的。比如,学军小学在管理过程中强调“分工不分家”“增加覆盖面,不留空白点”。这用在家校合作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不要互相抱怨,而要增进信任、互相理解、加强协作。

边界可以模糊,但主次要分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着眼于立德树人,但侧重点不一样,学校教育以学会知识、培养能力为主,家庭教育以学会做人、品格塑造为主。学校教育承担的是基础性、公共性的教育,家庭教育在个性化、差异化培养上承担责任。

陈钱林:学校侧重整体关注孩子的健全人格,并做好共性的学科教学。家庭教育应该侧重在习惯教育、志向教育、精神成长方面多花力气,引导孩子生涯规划。从我对陈杲的教育来看,要孩子成才,特别要关注运动、饮食、学习、礼仪等方面习惯的养成,这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陈杲后来碰到很多机会,与他注重礼仪、尊重他人、会感恩很有关系。他目前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和他以学习为乐、以锻炼为趣、以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的志向很有关系。

俞国娣:我认为家长要陪孩子走过人生的每个关键期。让孩子从小养成爱阅读、会运动、好探究的好习惯;塑造孩子积极阳光的品格,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家长要做好家庭家风建设,为孩子树立生活的榜样。通过勤勤恳恳地工作,教导孩子承担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当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还要学会倾听。适当地代入到孩子的这个角色中去,到孩子的场景当中去,理解孩子才能读懂孩子。学校要为每个孩子创造友好的校园环境,在达成家校共识的基础上,厘清家校边界,让家校在各自的教育场域发挥特长铸成教育的合力。

张文军:为了缓解这些焦虑,首先要回到教育的初心。学校和家长的初心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学校和家长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形成合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负责任有担当、长大以后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且,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天都是重要的,孩子在童年时期要有美好的教育生活,而不是每天都在为未来做准备。

最近人大代表唐江澎的言论被刷屏了,他说:“学生没有分数,就赢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学生只有分数,就赢不了未来的大考。”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大多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国也是如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如何使学生有更强的内驱力、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成长型思维,使他们有更健全的品格和责任感?

学校提供“试吃”,家长选择“自主采购”

主持人:大家都认为家校有边界,要做好各自的工作。有人说,学校提供较为均衡的教育,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如何个性化培养学生是家长的责任。那在个性化培养方面,家长可以如何做?

俞国娣: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有概念混淆的嫌疑。教育均衡面向的主体是整个教育体系,主要指学校与学校之间差距不宜过大,而不是指一个学校内用一个模子培养孩子,忽视个性化培养,以达到标准化的同步发展。对于家长,我想首先应该是要给孩子创设一个简单、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与好奇心。有时候,还要耐心扮演“笨父母”的角色,学会向孩子示弱,激发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家长要配合学校教育,保护孩子的自我能动性,特别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孩子个性化培养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比如崇文实验学校实行“新班级教育”,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任务差异带来的同伴交往与合作的快乐。我们进行分层走班教学,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我们有私人定制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为有特长的孩子举办个人画展、举办个人音乐会等,这些都是个性化培养的有效教育途径。

张文军: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帖子,如果孩子跟爸爸换位置,他们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后孩子训他:“今天领导交给你的任务都完成了吗?有没有得表扬?这个月奖金是不是最高的?”你说这样的爸爸生活能过得幸福吗?孩子要有玩耍的时间,要有追求自己的兴趣的时间。现在,孩子的这些时间都没有了,因为作业错误等,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孩子压力怎么会不大?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怎么样给孩子提供幸福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家里,孩子能感觉爱、支持、信任,就算在外面失败了,家庭也鼓励、接纳他,帮助他分析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给他机会去学习特长,助他发展得更好。这样的话,当孩子上学以后,教师也会觉得教育他是比较愉快的一件事情。当孩子有兴趣去尝试和学习的时候,要给他学习的机会和资源;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鼓励和帮助。营造轻松愉快的鼓励性的氛围,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土壤。

张军林: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孩子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学军小学推出“半天族”制度,允许特长明显的孩子半天在校学习,半天在家里或者专业机构训练。因此,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这背后有学校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家长的巨大付出和投入。我们开设了100多门选择性课程,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去参加,我们称之为“试吃”,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不断地去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试吃”,教师发现孩子有特长,家长就要“自主采购”,要接过孩子培养的接力棒,要成为培养孩子特长的主力军。

个性化培养,理性面对培训班

主持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似乎绕不开课外培训,但培训市场也带来教育生态乱象。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呼吁取缔课外培训机构。学生要上培训班吗?家长该如何选择?

张军林:培训乱象确实是一个顽瘴痼疾。打开电视,走进电梯,在公交站台和地铁口,培训机构的广告铺天盖地。一方面我们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很少有家长能保持淡定。我们学校进行了粗略的调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参加了培训班,多的参加了十几个,个别孩子甚至是“白加黑”“星期六一定不休息、星期天不一定休息”。

当然,我也不赞同“一关了之”。对文化类,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培训机构,要大量减少;对科技、体育、艺术类的,要引导规范。孩子有兴趣特长,还是需要由专业的机构和教师来进行训练,校外教育是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是孩子个性化、差异化培养的重要平台,不能“一棍子打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