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热”遭遇“最缺工”是怎么回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3-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2021年上半年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在27个省份开考,千万考生走进考场,走上考取教师资格证之路。近年来,“教资热”持续高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教资报名人数为310万,而2020年报名人数增至990万。但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上榜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职业。

教师职业吸引力更强了

□李 平

最近几年,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不断攀升,“教资热”频上热搜榜。

为何会出现“教资热”?最直接的原因在于,一“证”在手成了不少求职者的刚需。“教资热”始于2015年教师资格证改革,师范生毕业即拿证的“特权”被取消,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必须通过全国统考,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并且从2018年开始,教育部发文要求,从事相关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对应的是人才需求的旺盛,也在客观上加剧了“教资热”。

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眼下尊师重教风气更加浓厚,人们对教师职业越发认同。曾几何时,“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成了社会大众赋予教师的形象定位,以至于男生不愿做教师,优秀人才不愿报考师范院校。久而久之,教师职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偏远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严重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而近年来,国家特别重视教育工作,教育行业频频迎来利好政策。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019年国家下发通知,要求教师的薪资待遇不能低于当地的公务员,尤其是对乡村教师的补助更要落实到位。时年,财政部在城乡业务补助费用中,划分了1563.3亿元,来提升各地教师薪资。从实际来看,教师职业吸引力迅速增强,报考教师资格证也成为年轻人最为热衷的选择之一。

盲目追求教师资格证不可取

□朱小峰

即将突破千万人大关的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群,对应教师成为“最缺工”职业,反映了不少大学生在考证上的跟风及盲从。

随着教师资格证越来越热门,“室友们都在考,我要不要考?”成了不少大学生纠结的话题。而抱着“多个证书多条路”想法去考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如果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想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坚定信念,而去盲目追求教师资格证,实不可取。因为考任何证书都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的双重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青春苦短,韶华易逝,时间是最宝贵的稀缺资源,切勿为了“多一条职业后路”而断送了更好的职业路径。

教师不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极高。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物化的产品,而是精神主体。教师不仅需要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起示范、引领作用;还需要有能力创造出具有更广泛知识和更坚定目的的环境,促成学生的主动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周期性的持续过程,除了德才兼备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而且,这种奉献精神的回报是隐形而长期的,很难用具体的方式来衡量。因此,自己究竟适不适合教师的这种职业要求,能否长期坚持下来,大学生必须要认真考虑。

抬高教师准入门槛

□陆玄同

“教资热”和“最缺工”之间的鸿沟,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资格证考试门槛,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来填补。

考生只要学历达标,便可不受所学专业限制报考教师资格证。30%左右的笔试过关率,70%左右的面试过关率,让其成为网友口中“最没有难度”的考试

一个行业的门槛决定一个行业的高度。拥有教师资格证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是否具有教师素养。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一个合格的教师之间有很大差距。教师是一个非常能够体现“工匠精神”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准入本身需要一个相当高的门槛。一方面要提升报考的学历等要求;另一方面要在考试试题和面试考核上下功夫,将真正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考生选拔出来。

事实上,从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文件可以看出,加大考试难度、提高教师门槛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重要趋势。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就要求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而2019年召开的教师法修订调研座谈会上,也提出进一步提高教师这个职业的准入门槛,重点是能力要求和学历要求。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高准入门槛,才能选拔出更优秀、更胜任这一职业的人才,而把那些有着“跳板心态”的人拒之门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