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迟上学时间,当知难而上
●落实推迟学生上学时间的要求,难在家长普遍的焦虑,难在学校教育的功利,也难在保障措施的不力。
□朱建人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及上学时间等相关细节都规定得清晰明白。按理说照实执行便是,更何况还有督查机制跟进。但《通知》下达半个多月了,情况并不理想。
一个关乎千家万户的事项,一个关乎少年儿童健康的规定,缘何难以正常落地?撇开应试教育大环境和传统“苦读文化”影响不谈,细想起来,至少有以下方面问题需要去加以破解。
其一,需要强化儿童健康知识普及力度,切实转变落后的育人观念。要让全社会对保障儿童的睡眠时间有高度一致的认同,并自觉去履行相关职责,就必须加大科普力度,以引领大众育人观念的转变。尽管《通知》要求各地各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类宣传是十分弱小乏力的。
其二,需要各地配套详细的实施意见,以使文件精神得以准确落实。作为教育部的文件,对学生的上课和其他作息时间有了明确规定,应该说已经很翔实了。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还有许多细节需要作出相应的处理,譬如一些学校以“早读”的名义让学生提前到校,或者把早操提到8:20第一节课之前,会在校际形成“剧场效应”。针对这些细节,各地还需结合自身情况,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实施细则来。
其三,需要摸清家庭、社会的实际状况,让文件规定有较强的落地条件。中小学生的群体非常庞大,其背后的家庭情况也复杂多样。即便是上班时间,家长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送孩子上学的时间诉求自不必说。何况学生的上学时间与现行多数企事业单位上班时间基本一致后,还有可能与城市交通的“上班早高峰”重叠。因此,学校推迟上学实际上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凭教育系统一厢情愿,则可能有许多实际情况难以处理,必须由政府各相关部门乃至一些企业协同办理,协调解决。
最后,需要加大督查评价力度,适时开展学生睡眠状况的专项督导。《通知》明确要求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纳入日常监督范围和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以确保要求落实到位。但是,万事开头难。尽管《通知》明确规定“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但现实中“提前”者不在少数。因此,在《通知》要求公布之后需要跟进专项督导检查,以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存在,确保《通知》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其实,浙江省教育厅早在2018年年初就发布了《关于在小学施行早上推迟上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小学生的上学时间普遍已经达到省里规定的要求。问题在于依然会有一些学校我行我素,想方设法让学生提前到校,而中学的状况就普遍不容乐观了。
充分的睡眠之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中小学生上学时间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睡眠时间的长短。要落实推迟学生上学时间的要求,难在家长普遍的焦虑,难在学校教育的功利,也难在保障措施的不力。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知难而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