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的改变背后是100分的用心 ——宁波启动中考科学实验操作测试侧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舒玲玲

“要用镊子将天平的游码移到‘0’刻度处。”“当氯化钠质量接近测量数据时,改用轻拍手腕的方式添加。”“胶头滴管不能伸入量筒。”……日前,在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初级中学一堂初一科学课上,学生们观看了“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的操作示范视频。视频由该市科学教师演示、拍摄,目的是给参加中考科学实验操作测试的初三学生“打样”,随后被广泛运用到科学实验教学中。

3月11日至12日,宁波全市6.7万余名初三学生参加了科学实验操作测试,这是宁波首次将科学实验操作测试纳入中考,也是首次采取数字化辅助的测试模式,测试满分为10分。记者从宁波市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获得科学实验操作测试满分的学生比例达到了90.56%。

这10分“复杂得不得了”

学生普遍对流程不熟悉,操作不规范,时间来不及;测试系统也出现了服务器过载、视频倍速播放卡顿、自动抓取不够准确等问题……“别看只有10分的改动,试了才发现,复杂得不得了。”宁波市教育考试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励芒伟向记者感叹,按照原计划,科学实验操作测试本该在去年年底前完成,但去年11月底举行的模拟测试暴露出不少问题,让他们紧急按下了“暂停键”。

尽管教育部早在2016年就提出要重视对中考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考查,省教育厅也强调要在中考中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考查、逐步开展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和科学实验测试,但明确规定从2021年起增设科学实验操作测试,并采取数字化辅助的测试模式,宁波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只能边摸索、边实践。”励芒伟说。目标在前,他们开始倒推时间线布局科学实验操作测试。

走访调研、问卷座谈、项目招投标、发布测试说明、组织模拟考、正式测试……虽然时间轴是逆向延伸的,但宁波中考科学实验操作测试改革总体推进有序。该市共设置了93个考点、192个试场。“我们对考点学校原有的实验室进行了设备增加与改进。”宁波市教育考试院信息与测量科科长陈立说,得益于测试系统的适配性较强,各考点的改造费用都不大。

硬件到位了,如何确保实验操作测试公平公正成为一大难题。宁波市教育考试院会同市教育局教研室的专家们遴选出1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能反映科学学科核心能力、适合在考试环境下操作的实验项目提前向考生公布,并于正式测试前30天公布当年测试的6个实验,其中物理实验3个、化学实验2个、生物实验1个。

励芒伟告诉记者,为确保不同难度实验的测试成绩公平,他们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制定了严谨的成绩报告办法。即设定实验操作的原始成绩满分为20分,同时将6个测试实验中,考生原始成绩平均分最高的实验记为A实验,据此设定原始成绩与报告成绩的折算规则。其他5个实验除原始成绩不足2分的外,其余报告成绩均按与A实验每分段报告成绩基本相等的考生数比例来确定。“我们将平均分最高的设为基准,就是希望传递出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熟练动手操作能力的理念,加快推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励芒伟说。

从“完不成”到超九成满分

说起去年那场模拟测试,高桥镇中学科学教师蔡雷艳坦言自己见识了各种“完不成”:有划不着火柴的,有打不好活结的,有滤纸用完不知道该放哪儿的,还有很多因动作不熟练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实验都在课堂上演示过,但学生们对细节的把握并不到位,操作也不规范。”蔡雷艳说。

当初中科学教师们开始反思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疏漏时,市、区县(市)两级教研室的教研员和科学骨干教师则针对列入测试范围的6个实验,精心摄制了示范视频,还特别强调了每个实验的操作要点和细节要领。“老师们很拼,有的视频甚至前后录了5个版本。”陈立表示,示范视频很快发到各个学校,不仅能供考生反复观摩学习,还渗透进日常教学中。

怎么打结绑绳才能不使小石子掉落?怎么又快又好地剥洋葱皮?……蔡雷艳欣喜地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不仅操作更规范、熟练了,还想出许多小点子、小妙招来应对实验中容易出错的步骤,极大地激发了创造性、提升了动手能力。“科学教研组的30位教师和4位实验员也行动起来,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该校另一位科学教师范奕艳说,教师们取长补短、互为指导,这对教研组的整体实验教学能力提升也大有裨益。

在宁波市初中科学教研员刘东晖看来,将数字化辅助下的实验操作测试纳入中考,有助于倒逼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更加重视、关注实验教学。“考试并不是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刘东晖说,从模拟考时的“完不成”到正式考试时满分率超九成,无疑真正发挥了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数字化评价是未来方向

在实验操作台上,放置了一块器材定位垫,电子试卷则通过一旁的平板电脑呈现,上方和左侧两个摄像头分别负责拍摄操作全景和动作特写,实验全过程都被双视角记录下来。励芒伟介绍,学生每完成一个操作步骤都要在平板电脑上按下“确定”键,以便系统截图保存。“评卷采取背靠背双评方式,双评评分误差超过2分的提交三评,异常卷、问题卷提交专家仲裁,再通过复核,才能公布成绩。”励芒伟说,全部评卷工作在两个周末内完成,最终申请成绩复查的考生比例不到0.6%,且都没有差错。

“在座谈会征求意见时,我就坚持提议不作现场评分。”在刘东晖看来,要保证测试的公平公正,就要避免人为干扰,而全程录像、考后统一网上评卷的模式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现场评分容易顾此失彼、情绪给分、误差较大等问题,而且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平、可以追溯,有利于考试结果的准确呈现。

记者了解到,数字化辅助评价在宁波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2011年,宁波就率先在体育中考中引入“电子考官”,全程采用电子化设备记录考试成绩;2017年试点英语听力和口语机考,2018年推广到全市。“宁波始终走在数字化评价改革的路上,接下来我们希望科学实验操作测试也能像英语机考那样,逐步实现机器阅卷,更好地解决测试公平、公正、严谨、科学的问题。”陈立说,数字赋能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管理等前端环节,只有实现了测试与评价的数字化,才能真正构建起数字赋能教育的闭环。

今年3月中旬,浙江启动“教育魔方”工程,正式拉开了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序幕,着力发展融合高效的教育行业新基建、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数字学习新模式、构建数智驱动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用新生态。“宁波率先启动中考科学实验数字化评价,是数智驱动、群智协同的数字赋能教学评价的有益探索。”省教育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整合考试院、教研室、教育服务与电化教育中心及联通公司等社会机构群策群力,也为“教育智治”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协同发展之路。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