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堵住政策的漏洞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而且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在行政资源上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构筑监管网。
□李晓鹏
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专项检查,检查发现,跟谁学、学而思、高思、新东方等知名机构,均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被处以警告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是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系列组合拳中的最新一击。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是今年教育部的重点工作,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学生教育负担过重,教育焦虑被放大,这些校外培训机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经常夸大宣传,声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事实上就是为了多卖课程,让家长乖乖掏钱,形成基于校外培训的庞大产业链。
为了更好地减负,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明确家庭履行教育监护责任,强化政府管理监督,被称为“减负三十条”。今年4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被称为“作业十条”。
高规格、高质量的政策密集出台,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欢迎。然而,人们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处于政策执行的灰色地带,教育部的规定管不到它们,市场监管又只能管到市场行为,因此,出现了“占坑班”“超纲培训”“刷题培训”等现象,学校减少的作业负担,到了校外培训机构又被加倍奉还,以至于各项政策筑成的“大堤”,被各类培训机构挖得千疮百孔。
不仅如此,校外培训机构处于监管的交叉地带,本身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除了这次被查出的价格违法行为之外,还有经常虚假宣传培训效果,声称自己培养了多少牛娃,提升了多少成绩等,都极大助推了教育焦虑的产生,给学校和家庭施加了无形的压力。有的校外培训机构根本没有正规注册就开始设点招生,并对师资等进行虚假宣传。此外,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还被频频爆出卷款潜逃的丑闻,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而且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在行政资源上形成合力,打出组合拳,构筑监管网。从培训资质、师资力量、管理规范、广告宣传等几个维度综合发力,堵住漏洞,让减负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我们也要看到,校外培训机构有其积极作用,加强监管的目的是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严管就是厚爱,这一波组合拳下来,将为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带来契机,确保培训机构、学生、家长多方共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