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孩子们策划的森林“武”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 碧

温州平阳素有武术之乡的美名,为了有效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我园研发了“武·趣”园本特色课程。然而,特色课程又该如何围绕省编教材进行融合和创生?我园选择从“基于儿童、链接经验;基于教材、走向园本;基于特色、有机融合”这3个维度来寻找教材与幼儿现实生活的契合点、连接点和联系点,使课程变得更加贴近幼儿。

比如我班近期开展的班本活动“一场由孩子们策划的森林‘武’会”,就以园本特色课程为基点,依据幼儿兴趣、省编教材与特色课程进行有机的融合和创生。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很兴奋地看到孩子们对动物有聊不完的话题,通过“动物乐园”这个主题活动,他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模仿动物的动作,有些甚至还会加上武术动作。

“我是老虎,你看我学得像不像?”

“我觉得不像,老虎很凶猛,还要加上有威力的动作,才威武!”

“你们都不像,我们学的老虎才是最厉害的,看我们的虎拳!”

看着孩子们激动地比画着,我不由心头一怔,何不借此契机,让他们研究一下动物们的拳法?课改的火苗在内心窜动,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不断向前探索。

省编教材园本化,其实很关键的一个字是“化”,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实施过程,教师要通过选择、梳理、设计主题网络线索,将省编教材巧妙融合到特色课程中,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调整或补充,从而逐渐实现园本化。

我们平日里一直强调要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为此我找来了一部适合孩子们观看的励志电影《功夫熊猫》。在观影过程中,孩子们被《功夫熊猫》的各种武术造型和动作深深吸引,他们看得津津有味,开始对着动画模仿。

“哇!这个电影的武术动作太厉害了,我真想学!”

“我们可以来试一试,你看我,这个动作像什么?”

“老师,你看我,我也会做螳螂的动作。”

“还有我,我也和妈妈在家里研究过蛇的拳法,大家看,我是这样做的。”

看着孩子们愉快地沉浸在武术表演中,我就想着,何不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让他们自己来策划一场表演?

不久,孩子们开始策划一场森林“武”会。他们开始热烈地讨论着“武”会需要准备些什么?有的说需要动物的服装,有的说需要音乐,还有的说要排练。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发现对于这场“武”会,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思。就这样,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服装组、音乐组、策划组诞生了。而我则当起了幕后“诸葛亮”,做孩子们最好的陪伴者和参谋者,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在设计服装方面,在孩子建议下,我请家长们参与服装的选择和头饰的制作。音乐组的孩子们收集相关素材,面向全班投票选出了最适合“武”会的背景音乐。策划组的孩子们也相当给力,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童味十足的海报和入场券,让全园的孩子和教师都了解并参加他们的活动。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排练时间,我和孩子们邀请了本园的武术教练指导。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在操场上进行训练,干劲十足,乐此不疲。

万事俱备,森林“武”会正式开始。孩子们身着各种动物造型的服装,戴上自创的头饰,在场地上摆好帅气的造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伴随着气势恢宏的国学武术音乐,孩子们用有力的一招一式诠释着他们对于这场“武”会的热情和向往。台上的表演者“武”得忘我,台小的小观众和教师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比画起来。这种师幼互动和生生互动不正是课改理念的体现吗?孩子们虽然年龄小,武术力道或许有所欠缺,但我却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和追求,体会到一种共生、共长的幸福,他们已经俨然成了课程的主人。

“老师,‘武’会太好玩了,我们想再次表演!”

“老师,我们小组决定了,下次再策划一场动物武术擂台赛,邀请全园的孩子来PK……”

从孩子们自信的述说中,我惊喜地看见了他们“武动”的力量,更看见了传统文化在园本课程中生长的力量。开展趣味武术活动以来,孩子们在观察、模仿、游戏、创造中了解武术,学习武术。通过这次策划和展演,孩子们也将对武术的热爱带到了每一个人的身边。

(作者系温州市小童洲幼教集团班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