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互联思维”要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少学校都走过弯路碰过壁,硬件投用后不见成效,软件开发后无人问津。推进教育信息化,关键是什么?要牵住管理平台信息化这个“牛鼻子”,用“互联思维”引领教育信息化落地。

□杭州市胜利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郭荣强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传达的教育信息化思想、理念与方法值得教育界同仁尤其是学校管理者学习与研究。

《通知》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以数据为驱动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广大教育管理者要进行以数据驱动教育决策、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升级。

管理平台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牛鼻子”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路径,互联网界百家争鸣,教育业界百花齐放,大致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基于平台连接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教育参与人,提高协同、管理与服务的效率;第二类,在教室、实验室、寝室、食堂、操场等学校各类场所配设智能硬件,打造数字校园环境;第三类,直奔教学主题,围绕学生课业,推行教学过程的数字化,促进教和学的效能提升。三种路径分别着重于管理、环境与教学,在实施难度上存在递进关系。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要处理好师校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多重关系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是这些关系的信息化,关系的信息化又以教育参与人的在线化为前提。人、财、物、事四要素,人的信息化一经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首道难题就解答了一多半。牵住了教育管理平台信息化这个“牛鼻子”,教育信息化就有了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杭州市胜利小学推进“胜利钉”建设已近一年,我们的实践经验是:选择第一条路径,即从管理与服务切入教育信息化,对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更为简易可行,也刚好与《通知》的思想理念一致。胜利小学基于钉钉启动教育数字化生态建设,选定的突破点就是人的在线化。全校共有56个教学班、近2300名学生,班级背后是教师,学生身后是家长,我们创建组织架构,实现了教育关系的全面信息化,日常在线活跃人数已近5000人。

用“互联思维”引领教育信息化落地

以人的在线化为基础,学校以人为本,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信息化。一个应用对应一个场景、解决一个痛点,场景出现在教育参与人之间的在线协同中。“平台—人/场景—应用”,要理顺三者之间的关系,就要践行“互联思维”,即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和生态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体验,创造用户价值。我们提出“3秒3步”,从拿出手机到打开所需应用,最多只需3步。比体验更重要的是价值,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不等同于校长管理的信息化,要让所有教育参与人而非只有校长成为信息化的受益人,每一名教职工都可以提出信息化诉求,进而从中获取价值。比如“家校通知”,显著提升了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的效率;“教师请假”“课务管理”等应用也都极大节约了教职工的精力损耗。用户体验好,用户价值大,就能彻底扭转“让我用”为“我要用”。

所谓“数据思维”,就是基于互联网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数据,用数据驱动决策。比如报修、领用物品等数据的沉淀,会逐步折射出管理的价值,假设A班课桌椅报修20次,而相邻的B班同时期是1次,那么“数据会说话”,就能得出A班存在学生坐姿不正、坐着摇桌椅等现象的判断。再如可以对校长信箱做数字化升级,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线提意见建议,反馈类型、年级班级分布等维度的实时数据,为全局准确锁定矛盾、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

所谓“生态思维”,就是变一时兴起为系统规划,变闭门造车为众智共创。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不少学校都走过弯路碰过壁,硬件投用后不见成效,软件开发后无人问津,主因是未作系统规划,缺乏承载与支撑的底座,成果呈碎片化无法沉淀,更无法形成网络效应。而信息化建设一旦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天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哪些是平台自带功能,哪些可由教职工自行低代码开发,哪些需要求助外部专业开发者,分门别类、分层规划,解决一个个场景痛点,事半功倍、满盘皆活。

目前,学校行政班子、信息化团队,乃至全校教职工与开发者合作共创,已在工作台上调用、开发了30多个日常高频应用,每日菜谱、在线课务、申领报修、智慧体育课、听评课等应用广受欢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