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 生活点点皆素材 ——浅谈小学作文素材积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林晓秋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就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提醒“思路无限”,指导语言“车载船装”,学生当时也似乎“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写下文章仔细一看,便知语言干巴乏味,内容空洞无物,特别是最需要写具体的细节等内容,三言两语,寥寥几笔,令人沮丧不已。如此情景只能让教师感叹学生的生活太单调,太枯燥。实则如此吗?不是的。

究其原因,这是儿童在观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笼统性、粗略性”心理特点造成的。生活是写作的泉源,但同样需要提醒学生去观察关注,才能“遇见”。我们每一天与相同的人或不同的人相遇,与不同的事相遇,与花草树木相遇,与鸟兽虫鱼相遇,与云雨雷电相遇……每一次相遇都是新的,哪怕与太阳的相遇,太阳每一天也是新的。提醒学生关注这些相遇,唤醒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让他们去发现,去与人、与事、与万千景物次次相遇……

一、提醒观察,“遇见”自己的事

小学生的观察具有无意性和情绪性特点,受情绪、兴趣、注意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常常会不留意目标。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关注每天的所见所闻,“遇见”自己。

教师可以给每名学生准备一本漂亮的本子,然后用“今天我遇见了什么?”这个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事,并做好记录。如一名二年级学生一连自我提问四天:“今天上学路上,我遇见了什么?”四天的记录就让他发现了每天上学路上的情景是不一样的。那回家的路呢?一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呢?每天能遇见多少的人、事、物啊?每天能遇见多少不同的心情?学生如果学会关注自己的事,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遇见了什么?”还会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抓耳挠腮吗?一个月后布置作文时,有的学生甚至很得意地说:“我发现自己有几个素材都不错,先写哪个呢?”遇见生活,让他有充足的“米”下锅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记录自己的瞬间感悟。例如,一个孩子在观看烟花时,惊叹:“多美丽的烟花!”身旁的妈妈听了,说:“那你选择去做烟花吧!”孩子回答:“不,烟花美是美,但它的美丽太短暂,人应该创造更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拥有永恒的美。”多有诗意,多有哲理的一句话。后来,他就把这句话记录到自己的本子里,在一次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使自己的习作添彩不少。

二、提醒观察,“遇见”身边的事

小学生的观察需要提醒,需要训练。“遇见”需要教师有组织、有意识地“预谋”。

如在班级开展“午间新闻播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每天午休前5分钟,播报班级新闻、校园新闻、社区新闻、本市新闻,固定的时间,轮流的新闻主播,分享遇见的身边事。新闻播报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周围,让他们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事,对同学的一举一动也更关注了,周记本里出现了《吃饭众生相》《永远面带微笑的小王》《刘书迷》……

还可以在班级开展“小小评论员”活动。一些能引起“地震”的新闻,学生一听就会议论,会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此时,思想的碰撞往往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写写评论,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一次,班中一男生爆料:我们班有个男生独创了一种游戏,这种游戏规则跟其他网络游戏一样可以闯关晋级,闯关成功后可以带外挂,但需要用人民币购买。当然,这些钱最终是进到游戏创造者的腰包。对于这个班级新闻,好多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评论。有的说创造好玩的游戏,能愉悦同学,让课间生活更丰富、快乐;有的说这么小就开始挣钱是不对的……

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件事进行了多方面、多维度的思考和分析,从而衍生出《从创造游戏说起》等观点鲜明的周记。在评论中,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摆道理,辨是非;在评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作文有时可以仅仅是表达一种思想,一个观点。

三、提醒观察,“遇见”国事天下事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已不可能。新时代的学生,理应关心国事天下事。

在作业中“遇见”天下事。从二年级开始,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必做题:听爸爸妈妈读报,或一起看报15分钟。到五年级时,学生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看报,收看新闻联播。山东青岛小学邀武警传授盾牌操防暴;国内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出炉;乌克兰称军机在克里米亚遭炮击……每天,学生在课间谈论各类新闻。

在教室里“遇见”天下事。在班级布置时,把一面墙设为“世界之窗”,上面放着色彩鲜艳的图钉,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国家新闻、世界新闻以剪贴报的方式用图钉钉在此处与大家分享。课间,这里也成为学生最喜欢聚集的地方。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点点皆素材。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时时处处“遇见”缤纷生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