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科学活动的观察记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幼儿园 周慧婵

科学活动中的记录是幼儿在科学活动中表达科学经验的方式。幼儿记录的过程是一个自主观察探究、假设推理、实验操作、验证发现、得出结论的过程。幼儿把观察和探索到的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多次记录与操作对比中调整认识,以此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有助于幼儿更细致地观察、更认真地思考,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意识;有助于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构建科学知识体系,为最终形成科学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目的,记录成内需

大班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性和拟人化,这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真实地认识事物和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科学记录,明确记录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学活动“水中纸船”中,幼儿们围着不同材质的纸议论纷纷。于是,有幼儿提议比赛。接着,又有幼儿问该如何进行比赛,有人脱口而出:“分小组比赛。”幼儿们用记录表记下组内成员的纸船名次,兴致勃勃地与教师讨论记录表的设计和记录方式,统一的记录让结果一目了然,便于幼儿解决分歧。

二、共同设计,记录成动力

幼儿共同设计记录表,成为提升、延续探索兴趣的动力。

在科学活动“神奇的水滴”中,教师提供5种不同材质的纸,让幼儿观察水滴滴在纸上的形态。第一次活动的时候,教师把5种纸订成一本小本子,可是在实验的时候,幼儿们觉得不利于记录,通过讨论,决定把5种纸都剪下一小块,贴在记录表相应的格子中,约定水滴滴上去保持原样的打“√”,没有保持原样的打“×”。

三、形式多样,记录成乐趣

记录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简单的文字、图画、符号、表格、照片等,都是适宜幼儿的直观、科学的记录方式,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相互结合。

在科学活动“落下来”中,教师要求幼儿选择两种不同的物品,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两种物体的下落状态,他们用符号“ξ”代表慢慢地落下来,用“↓”代表很快地落下来。

四、了解要点,记录促发展

明确记录目的之后,教师帮助幼儿了解一些记录要点,并帮助他们自如地记录要点。

首先,教师与幼儿一起分析,排除记录中的无关因素,让幼儿明白记录并不是什么都记,而是要明确重点要点,围绕重点详细记录,避免为记录而记录。

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记录。

再次,教师要鼓励幼儿为每个步骤简单标注顺序,准确表述实践过程。

最后,不管探索结果是否成功,都要记录下来。成功是增长见识,失败更是经验积累。

如在科学活动“拯救鸡蛋”中,有幼儿在做“盐使鸡蛋浮起来”实验时,怎么也成功不了。同伴们都很疑惑,开始帮他找原因,在查看他的记录表时发现,他放入水中的盐只有1勺,而要实验成功则需5勺。幼儿们从失败记录中得出结论——只有在水里放适量的盐,才能让蛋浮起来。

记录激发幼儿乐学、享学,帮助幼儿回忆整个操作、探索的过程。记录既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录也使教师准确地掌握幼儿的操作情况,发现幼儿的思维模式。

透过记录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