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老师”名分方能做得“大先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倡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大先生”,不仅是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系到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金佩庆

最近,随着教育部202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工作的启动,争做“四有”好老师、努力成为“大先生”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大先生”也成了媒体及广大教师津津乐道的热词。

早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又再次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不仅诠释了新时代“大先生”的具体内涵,也为广大教师指明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否有志于成为“大先生”,都需要认清和突破几个妨碍自身成长的认知误区。

脚踏实地,从做好一名普通的“小老师”开始。要认真钻研教材,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等落到实处,提高学生对自己专业课程的认可度、喜爱度。通过不断锤炼“为学”之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个性化的教学艺术,有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热衷做“高大上”的课题、发表论文及各种评奖,忽视课堂教学,轻视书本知识传授的能力和素养,要想成就“大先生”的梦想就会南辕北辙。

坚守“专业本位”“学术本位”,不热衷“教而优则仕”。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文化背景下的官本位思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名在教学工作中崭露头角的教师,被提拔兼任了学校的某个行政职务本属正常,教学与研究仍是他的主业。但出于尊重、恭维或从众等因素,同事打招呼立马就从原先的“×老师”改称“×主任”“×处长”。当事教师起初或许不习惯,时间久了很容易滋生优越感。一旦同事间习惯了“主任长、处长短”的称呼,会不会慢慢也就忘记了教师的身份?会不会连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也渐渐模糊,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职务的攀升之上?需警惕官本位思想成为“大先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要淡化“职称意识”“等级意识”。民国时期,不论你是教授、讲师还是助教,不论你教什么课,多大年龄,是授课教师还是后勤人员,一律都以“先生”称呼。新中国成立以来,“老师”渐渐替代了“先生”一词。在今天的大学校园,绝大多数学生也习惯称呼“老师”。一声“老师”表达了亲切和真诚,透露出平等与尊重。真正的“大先生”并不在于有什么级别的职称,也不是靠哪个机构任命,而是在学生、家长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口碑有多好。

珍爱“老师”名分,方能做得“大先生”。倡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大先生”,不仅是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关系到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努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广大教师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让更多的“大先生”得以涌现出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