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场景式、沉浸式 浙理工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石丛珊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120余幅经中央档案馆、省档案馆精心策划筛选的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在浙江理工大学新开馆的红色档案馆内展出。陈望道翻译的再版《共产党宣言》、中共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师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一百年来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守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前行的历史足迹。

红色档案馆是浙理工的红色文化打卡地之一,在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红色文化场馆。校院各级党组织通过红色展馆、红色志愿团、红色故事、红色印记、红色研学、系列艺术展、流动的党史学堂等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师生们以“体验式、场景式、沉浸式”学习党史,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赓续红色基因

在这所有着124年悠久历史的学府的基因里,一直流淌着红色血脉,先后诞生了夏衍、吴先清、林白水等多位革命先辈,涌现了史量才、朱新予、都锦生等一批“理工先贤”。

早在2017年,学校就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以“丝绸”为主题的博物馆——浙江理工大学丝绸博物馆。这里不但记录了浙江丝绸发展的历史,也记录了学校一百年多年来的奋斗历史。学校充分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将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同学习党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史、百年校史相结合。在这里,你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能看到先贤们办学兴业、教育强国的身影,更能感受到他们前赴后继、开疆辟土的精神和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情怀。

2019年9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校筹建了红色文化讲习馆,提纲挈领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新中国发展史,并着力将浙江和学校的红色元素融入其中。

以丝绸博物馆、红色文化讲习馆、红色档案馆“三馆”为核心的红色文化馆群,成为学校开展党史、新中国史和浙江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馆”累计参观达到8000人次。依托“三馆”,学校还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讲解员队伍。通过学党史、讲党史、悟党史,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在身体力行中增强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

弘扬红色精神

浙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根儿叔”。渠长根是红色文化研究“网红”教授,他的思政课常常座无虚席。在他的课上,红色典故、党史人物、传奇故事信手拈来,娓娓道来。不久前,在浙江卫视和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大型融媒体互动节目《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达人挑战赛》上,渠长根还作为3位专家之一,在节目中点评选手表现、分享党史知识。

渠长根所在的学院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浙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首设了“红色文化研究”二级学科,在红色文化研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在红色文化育人、传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组织青年教师成立宣讲团,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集体备课,发挥马院教师的专业优势,坚持“我为党史学习教育做一件事”,开展“我来讲一堂党史课”服务实践活动。党员教师们走进企业、社区、乡村及校内各院系讲授党课51场,围绕红船精神、浙江革命历史、浙江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围垦精神、蚂蚁岛精神等,宣讲团推出点餐式党课讲解服务。学院还以“忆党史,担使命”为主题,开展“力行杯”思政课实践教学展评,鼓励学生开展红色遗迹寻访、革命历史调研、英模人物访谈等实践研学活动,并以舞台剧、微电影、照片书、剪纸卷轴等多元化的视觉呈现方式,主动挖掘红色脉络,当好红色基因传承人。

打响红色品牌

一年一度的“红色文化节”,历来是浙理工的重头戏。正逢建党百年,今年的“红色文化节”格外热闹。各个学院以精彩纷呈的活动,打造了辐射力强、百花齐放的红色文化品牌集群,将学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

5月29日,该校服装学院“红色浪漫——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饰映像展”上,一幅“红色征程”百米丝绸长卷前人头攒动。这幅作品由该校教师岑科军组织30余名师生,经过100天的创意设计并绘制完成。作品选取了建党历程中的典型场景,通过16组纹样创作,将100年来党的经典历史故事挥笔描绘于这100米丝绸长卷之上。为了此次特展,服装学院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考察队,赴南昌、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田野调研。在此基础上,以红色符号为灵感进行服饰创新,以党史经典故事、场景、人物之“衣饰变迁”为视角,汇集整理了300余件(套)服饰文物、创新作品与影像资料,重温了1921年至2021年党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改革开放而不断奋进的伟大历程,使建党百年的精神汇聚成新时代的红色时尚。

在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党员们立足专业特色和定位,开展了“笔绘·足迹”活动,采用实地调研、专业采风等方式,通过一幅幅画作,学生们记录下了习近平在浙江走过的山山水水,描绘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过程。

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们则通过资料查找、实地考证、建模排版手工制作了火神山、中国天眼、鸟巢、港珠澳大桥等12个等比例缩放的百年奋斗史红色模型。此前,学院已经陆续推出了“中共历次会议会址模型、红船模型、改革开放40周年地方建筑模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年代样板间”等6个序列的红色模型。暑期期间,学院还将结合模型制作和党史学习教育组建8支 “红色筑梦”实践团奔赴嘉兴、缙云、四川金口河等地寻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融入百年党史的演进与传承,历久弥新,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浙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吴锋民表示,学校立足浙江省“三个地”的红色资源优势,按照突出“教育味”“理工味”的要求,大力挖掘、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并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不断完善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创新思政课教育方式,让红色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使广大师生在红色文化浸润中汲取精神滋养,获取奋进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矢志奋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