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课间十分钟本来面貌有多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闻回顾 将于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八条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这意味着,国家从立法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权,并将其放在学生人身自由的高度上看待,目的是督促学校将课间十分钟恢复本来的样子。

本不该走样的“十分钟”

□李 平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这不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童年》里的歌词,也是一代又一代人童年的真实写照。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们对下课不再抱有期待了。因为即便下课了,他们也不能游戏,不能玩耍,只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或者站在教室门口的小小空间张望一眼外面的世界。

唱着《童年》长大的家长们,也感知到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一改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90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现象普遍,而且在小学中最为突出,比例达到77.2%。有家长表示“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

关于学校课间纪律的规定当中,最常见的3则是:不准在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58.0%;不准出教学楼46.1%;不准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45.0%。凡事讲究张弛有度,学生学习尤其如此。课间十分钟本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到室外活动一下,舒展舒展筋骨,激发一下大脑的活力,如此才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下一堂课,大脑也才能始终保持高效运转。这本是常识,然而,“室内大声说话、谈笑”“出教学楼”“在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这些原本正常的事情却被学校以“纪律”之名加以约束,这算不算是一种倒退?

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有违常识且弊端多多,这个道理相信谁都懂,但这样的情景还是在很多学校上演了,并且愈演愈烈,给人以“安静才是常规”的假象。这才是最让人担忧的。

快乐课间缘何消失

□廖卫芳

不知从何时起,孩子的课间十分钟悄悄地消失了。有的学校明确规定课间十分钟除了上厕所之外,学生不得去操场,不得在走廊里喧哗、追逐、吵闹;有的学校不但不准学生课间十分钟离开教室,还不准离开座位,学生必须待在座位上看书、做作业;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干脆把课间十分钟当成了教学时间。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其一,安全使然。学生在校的安全始终是学校领导、教师最担心的“头等大事”。由于学生年纪小又好动,加之是非辨别力较差,万一在嬉戏打闹间出了安全问题,学校需要担责。因而,很多学校干脆把课间十分钟“没收”了事。其二,质量使然。现如今,从上到下视“质量”为生命线,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加班加点地“逼”学生多学一会,久而久之,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成了常态。

要恢复课间十分钟原有的样子,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需正视“安全观”和“质量观”。学生的安全固然很重要,但绝不能为了“不出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牺牲学生宝贵的课间十分钟。同时,应向效率要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有“学生视角”。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谁都无权剥夺。学校理应切实为学生的健康着想,把课间十分钟完完全全地还给学生。

从源头上解决“安全焦虑”

□许朝军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可能觉得课间如果不加限制让学生“去疯”“去野”,一旦出现意外伤害,后续就是一连串需要处理的大麻烦,搅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很多学校压根不敢让学生在课间拥有“快乐十分钟”。

要把缺失的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还需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大的底气。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管理,坚决杜绝“校闹”“炒作”及“不问青红皂白问责”等破坏教育生态的不良行为和畸形认知,从源头上消除束缚学校和教师管理的“紧箍咒”。

对于校内安全事故,探索第三方协商处置和干预处理机制,引入安监、公安、卫健、教育、信访、司法援助等部门,建立科学的校园意外安全事故第三方协商处置机制,用法律捍卫学校和教师权益,匡扶学校、教师和家长、社会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处理秩序,从源头上缓解学校、教师“安全焦虑症”。

同时,学校要做好科学的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学生日常安全防护技能技巧和安全常识教育,让学生能主动远离危险、避免危险行为。积极构建科学的安保网络,强化校内教师执勤和安全监管,同时积极引进校园安全第三方责任保险机制,为科学预防、处置课间学生意外伤害和不安全事故等奠定扎实基础。此外,还需要在活动场地保障、错峰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方式选择、校内校外协同上,出台一系列举措加以跟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