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怀教育为切入口,推进高校铸魂育人工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副书记 吴小英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命题更为清晰和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一定要做好铸魂育人这件大事。以情怀教育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是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一种积极尝试。

高校情怀教育的价值意义

第一,情怀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情怀,辞典解释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这种感情不同于立足在个体悲欢的小情绪,而是一种丰盈、深沉、超功利的大感情。拥有美好的情怀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是人类本能的渴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这句话点出了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唤醒和点燃人的灵魂。情怀教育正是致力于青少年灵魂的培养,通过教育塑造学生美好的心性品格,使之拥有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丰富而深刻的感情世界。

第二,情怀教育有助于克服功利化倾向。在当今年轻人身上,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淡化,功利主义、物质主义、躺平主义通行,人生只剩眼前的苟且,情怀成为生命的奢侈品,岂不令人痛心?这和社会转型期的大环境相关,也和高校的评价导向不无关系。当前,高校正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我们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以分数成绩论成败,而应该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情怀教育可以成为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中的一个创新。

第三,情怀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情怀教育从个体的心理状态塑造切入,以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培养受教育主体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为重点,以品格的知情意行结构论为基础,变由外而内的填鸭式教育为由内而外的启发式教育,化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情怀教育的主要内容

与重在塑造个体知识、能力、素质内结构的专业教育不同,情怀教育侧重于将学生置于个体与国家、社会、基层、行业、生态环境等多维视角中定位自我的价值,构建起小我与大我、个体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科技与人文的伦理世界。

一是培养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00后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受世界影响巨大,但是作为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坚力量,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厚植家国情怀对于他们“扣好第一颗扣子”至关重要。

二是培养忠诚担当的行业情怀。目前,行业型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行业特点传统性、边缘性、艰苦性等的认识不足,立志行业扎根基层意志薄弱、就业意愿不强等。因此,需要加强行业情怀教育,让学生走进行业,了解行业,认同行业,培养对行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以及职业操守。

三是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情怀。乡土情怀是指人对“乡土—自然”的态度和情感。中国人向来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寄情乡土的自然观,要通过情怀教育让学生回眸乡村,关注基层,培植应有的生态文明理念、民生意识和百姓情怀。只有了解了乡土之中国,才能发展未来之中国。

四是培养追求价值的人文情怀。科技与人文是人类社会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大学需要加强除了科技价值之外的伦理、文艺、审美等价值教育,促进知识维与价值维立体交融、科学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通过人文情怀教育培养知识者的良心和人格,帮助时代新人构筑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历史观、人文观的价值体系,使之成为能够安身立命的“完善的人”。

高校情怀教育的几个关键

一是以情怀之师为先。教师首先要自己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将美好的情怀浇灌到学生的心灵之中。通过情怀教育促进了教育情怀,以情怀之师培育情怀之生,以生之情怀激发师之情怀,推动师生共同成长,实现教育的“四个回归”。

二是以学生主体为本。现代教育主张“双主体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在教育系统中具有更为核心、主动和积极的地位作用。情怀作为个体稳定、持久的心理特征,不同于个体的生理特性,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得来的。不同于单纯的道德灌输,情怀教育更注重倾听学生的内心需求,通过开放性引导活动,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感情的体验、感受和反思,从而达到道德主体情怀建构的目的,因而是一种体现现代德育理念的主体性教育

三是以专业教育为器。如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规定了工程专业学生的12条毕业要求,除了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等5条偏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外,另外7条是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个人和团队等涉及素质层面的要求,这体现了现代工程教育也注重人文素养、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理解力的培养,与情怀教育不谋而合。专业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硬实力,情怀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品格和情操的软实力,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起到道器合一、双向推动的作用。

四是以社会实践为径。情怀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理论知识教育,它需要更多地回归生活,实践体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因而,情怀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性教育。高校可以通过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挖掘行业、地方育人资源,突出实践育人,通过“理论与实践接轨、学校与社会直通、课堂与田间对接”,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使学生“接地气、增底气、去娇气、戒傲气”,通过实地、实景、实境式的体验,达到知情意行合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