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L策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课例探究
□湖州市湖师附小教育集团 何 彦
英语学科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这为英语教学重心转移定下了基调。在人教版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是紧密结合各单元主题的卡通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因此,探索如何教学这一板块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尝试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运用KWL策略来进行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
KWL是美国学者Donna Ogle于1986年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即“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 What I learn?”三个问题的缩写。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KWL策略,强调从学生原有的水平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变学生被动思考的过程为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在Pre-task环节,运用K策略唤醒认知,初步思考;在While-task环节,运用W策略理解故事,主动思考;在Post-task环节,运用L策略体验语用,深入思考。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U5 Dinner’s ready Part C Story time”为例,开展运用KWL策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
一、Pre-task环节:运用K策略唤醒认知
K策略教学环节是指“What I know”的教学环节,是故事的导入环节。教师运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自我认知体系中对所学故事的认知,引导学生对以往学过的一些英语表达进行回顾,对所学的一些科学知识或文学知识进行思考。
在导入环节,教师播放有关食物的歌曲,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食物的单词。接下来,教师将一些已学过的单词按Food、Drink、Fruits三类话题归类,再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有关Food、Drink、Fruits的单词,充分挖掘学生关于食物话题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考,为后面的故事教学奠定基础。
在课题呈现中,教师运用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理解menu的含义,不仅启发学生思考,而且通过留下悬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故事导入的突破口。
二、While-task环节:运用W策略理解故事
W策略教学环节是指“What I want to know”的教学环节,是故事的理解环节和内化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运用图片视频预测、多元问题互动、模拟角色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学生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中理解故事文本,进行自主性的语言实践,从而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故事呈现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信息,展开思考,进行预测。教师出示一张餐馆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预测故事的发展。预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阅读在预测与故事发展之间走向深入,让学生的思维在预测与故事发展之间得以激活。然后,学生就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整个故事,大致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故事中的主人公。
教师还可以运用留白,以读促思。留白是指在叙述和描写的过程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从而欲言又止,给读者留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这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艺术,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教师用留白的方式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阅读难度,激活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内化,在内化中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的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主张教师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多元互动、快乐交流。这也是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有效表达的最佳途径。
教师在执教本课时,以任务为载体,通过朗读故事、表演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故事。学生在角色体验中经过思考与内化,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故事的发展也推进到高潮部分。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动作与形态。表演促进思考,思考又反作用于表演。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智慧地“导”,学生主动地“体验”,积极参与,做到了语言高效输出。
三、Post-task环节:运用L策略体验语用
L策略教学环节是指“What I learn”的教学环节,是故事的总结提炼、体验语用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板书、为故事续编结尾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再次复习语言,在提升思维的活动中运用语言。
1.运用思维导图,提炼思维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把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用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它能帮助学生整理故事思路,理解故事内容和归纳故事思想,使得学生的描述和复述更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同时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更为优秀的服务,促进学生有效思考。如教师在执教本课时尝试利用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与复述故事Zip三次点单的过程。
在这个板块的知识梳理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以问题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激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开启的不单单是记忆之门,更是批判性思维的萌生之路。
2.运用结尾,启发思维
读后活动是对故事阅读材料进行延伸和综合运用的过程。学生只有置身于与自身实际生活相关的真实情景中,才会主动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续编故事是一种创造性的讲述,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所学故事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分析、整理之后用自己的话编出故事的结尾。因此,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执教本课的拓展环节时,就采用了让学生续编结尾的方式进行语言拓展和综合运用。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英语学科的首要任务。在英语故事教学中运用KWL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只是笔者的初步探索,但是通过探索,笔者看到了学生对英语故事教学的喜爱,感受到了学生在故事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见证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展现。阅读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运用策略设计教学任务,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