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 激活课堂
□嵊州市剡溪小学 郭伶丽
角色体验,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模仿、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感受生活,并创造性地反映生活,是一种仿真性的教学活动。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尽管角色体验活动形式新颖多样,但有时却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难以唤起内心的深刻感受。笔者就此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以下思考:
一、紧扣目标巧安排,显体验“含金量”
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角色体验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因此,教师在设计角色体验活动前要紧扣目标,精心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体验情境,开展体验活动。
《大家一起来》这一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为重点。教师基于对重点的把握,可以就地取材,采用课本中蒙眼画鼻子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先让几名学生体验独自蒙眼画鼻子,接着让这几名学生每人找一个伙伴,两人一组画鼻子,每一组的其中一人仍然蒙眼,另一人在旁边用语言引导,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添画鼻子的任务。活动结束后,让蒙眼的学生说感受。
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学生们通过做、看、说领悟了合作的内涵,也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因为紧扣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自然突破,教学目标自然达成,角色体验的含金量得以凸显。
二、创设有价值“前奏”,引体验“生共鸣”
角色体验活动是为了生成某种体验而创设的。如果缺乏对所扮角色的共情,就无法让学生产生真正的体验。为此,教师要创造氛围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活动前做适当的铺垫,学生才能真正换位体验,进入角色,从而拨动心弦,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三年级下册《爱心的传递者》这一课,为让学生“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教师设计了一个“蒙眼过桥”的体验活动。活动前,教师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残疾人是什么样子,再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残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接着通过看录像,让学生增加对残疾人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到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他们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努力。有了这些认识和情感上的铺垫,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游戏,学生便会自觉地将自己的角色转换成残疾人,去体验非自我的生活。
三、精选生活情境,让体验“接地气”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角色体验活动也一样,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才能唤起儿童的真感受。
《爱心的传递者》第二板块“善于帮助他人”的目标是“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根据学生平日的生活,教师选取了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镜头”:
1.值日生丁丁吃力地踮起脚尖,还是擦不到黑板上方。这时,旁边一名个子很高的男生笑嘻嘻地打趣道:“嘿嘿,个子太矮擦不着了吧,我来帮你吧。”丁丁一听,不高兴了:“多管闲事,才不要你帮忙。”
2.玲玲做数学题时,遇到了“拦路虎”,想了很久也不会做。这时,同桌康康凑过去说:“咦,这么简单都不会,我做给你看。”玲玲红着脸,把头一扭,硬是不要康康帮忙。
讨论:为什么丁丁、玲玲都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那要怎么说、怎么做,丁丁、玲玲就会乐意接受帮助呢?请你选择一个角色演一演。
虽然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但是由于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关爱他人的方法,可能导致他们在关爱他人时遭遇挫折,甚至无意中伤害他人。通过撷取儿童生活中常见的“镜头”,展开讨论和体验,体会当事者的心情,从而让学生懂得帮助他人时要了解他人需要,要讲究策略。
四、注重顺势点化,让体验“入心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角色体验活动要注重活动的有效性,避免形式主义。教师在活动中要顺势引导,引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
比如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这一课,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感受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强化“学习有方法”的意识,进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课始,教师安排了一个“玩转24点”的趣味体验游戏。第一次请一名学生任意抽取了4张牌,鼓励大家用不同方法得出24点。交流后,进行第二次体验活动——小组“玩转24点”游戏,同样抽取4张牌,这一次不仅比哪一组算得快,还要比哪一组方法多。交流方法后,进行第三次体验活动。案例中,教师利用“玩转24点”这个体验游戏,让学生分三次体验。第一次没有方法指导,第二次小组玩再交流方法,第三次按照方法再玩。显然,学生们有了方法的指导后,不仅计算速度变快,还能想出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很好地把握住学生们的这一体会,顺势引导学生们谈感受。学生们在讨论中,明白了方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也感受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强化了“学习有方法”的意识,进而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
角色体验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去感受,解决他们真实的困惑。它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实。如果教师能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从童趣的维度去设计,从激励的角度去引领,看似简约的角色体验,定能促动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真实的情感,让课堂显实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