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始也简 将毕也巨 ——在“初心之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回望百年之前
□ 刘丹丹 俞 沁
仲夏月的首日,梅雨便已光顾上海,阴沉沉的云层下,时不时飘来一阵阵小雨。“一大会址·新天地站到了!”这是上海地铁10、13号线“新天地站”的最新报站方式。从这里下车,穿过热闹繁华的新天地商区,拐进兴业路,青色砖墙、红色窗棂的石库门建筑映入眼帘。
静静矗立在兴业路76号的这座建筑,就是被称作“中国共产党‘产床’”的红色圣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推开一扇并不宽敞的木门,仿佛一瞬间穿透历史烟云,回到了百年前那个濡湿闷热的夜晚,一声红色的惊雷在这里炸响天际。
100年前,一群对共产主义心向往之的青年从上海出发,探寻“主义”的真理和救亡图存的出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追寻这些勇士的脚步,通过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回望百年之前。
回望:18平方米、28岁……
他们撕开一道光明的口子
历经7个月的闭门修缮,中共一大会址终于重新对外开放。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后的中共一大会址,由内而外都最大程度还原百年前的原貌,让观众从感官体验上尽可能地接近那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记者踏入中共一大会址,“竟然是这么狭窄的一个房间!”与很多参观者一样,记者也被会址的“简陋”震撼了。
1921年7月23日,大暑,法租界里一幢被称为“李公馆”的民居看起来一如往常。入夜时分,客厅里亮起昏黄的灯光。屋内,31岁的李汉俊正等着他的客人们。
房间内的布置略显“局促”,一张条桌上摆放着十几只雕花茶杯、一只紫铜烟缸和一只粉色花瓶,桌子四周围有一圈圆凳,东、西墙边各放置了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
随着约定时间的临近,客人们陆续到来,他们大多是年轻模样,但打扮各不相同,有穿长衫的,有穿中山装的,还有穿西装的……客人中还有两个外国人,他们高鼻梁、目光敏锐。在这个18平方米的房间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并在此后的几天里共举行了5次会议。
石库门外,夜色之下,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歌舞升平与苦难深重一如往昔。翻开《申报》,国内新闻的版面被军阀争斗的消息占据。国际上,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即将开幕。石库门内,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平均年龄仅28岁的13位志士,悄然成立了一个政党。这个政党,将彻底改变上海这座城市、这个国家,乃至今后的世界大格局。
当时的上海滩,暗流涌动,即便是将会议地址选在法租界,仍不太平。时间来到7月30日傍晚,会议开始不到半个小时,一名陌生中年男子突然闯进了会场。“我们问他干什么?他看了我们说,‘对不起,我找错了地方’,就匆忙下楼去了。马林很机警地说:‘一定是包打听,我们马上解散,再定期开会。’”参加会议的包惠僧回忆说。果然,十几分钟后,巡捕包围了会场。
至此,上海的会议不得不暂停,代表们辗转来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会合。从石库门到红船,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代表们,怀揣救国救民的热忱,探讨改造国家的办法。
虽历经波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终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虽然,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中共一大的报道,但这次会议无声却有力,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
铭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一大会址再次焕发新颜。经过600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建设,保留原有石库门建筑风格的新馆顺利落成。中共一大会址与新建展馆隔街相望、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中共一大纪念馆。
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全新开放,展览以“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为主题,共展出612件文物展品。纪念馆“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72种版本全部展出,100件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报纸杂志悉数亮相,一件件展品瞬间就将参观者带回那段峥嵘岁月。
“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一份奇怪的日记引起记者的注意,与何叔衡在《湖南通俗报》共事的谢觉哉后来解释,5个圆圈指“共产主义者”,因怕泄密,故用圆圈代替。
发出这份“开会通知”的,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一封封信函从上海发出、一位位“使者”从上海走出,革命的火种散播开去。此后一年,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东京、巴黎等地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成立。这既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谱写了序章,更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奠定了基础。
在《共产党宣言》72种版本的展柜前,参观者络绎不绝,这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动容。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全文翻译并出版《共产党宣言》,成为当时的一件紧迫任务。1920年2月,在邵力子推荐下,精通日文和英文、对语言修辞颇有研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的青年陈望道担起了这份重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一天,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水蘸粽子,并三番五次在屋外问他:“吃了吗?”他连连回答:“吃了吃了,甜极了。”但当母亲进屋时,却发现他嘴上满是墨汁,原来,他是蘸着墨汁吃的粽子。
由此,“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便成了《共产党宣言》翻译工作中的一段佳话。数月后,《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终于问世。被称为纪念馆“镇馆之宝”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是由中共早期党员张人亚的亲属捐赠的。
在这件文物背后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1927年,张人亚回到浙江宁波家中,托父亲张爵谦保管一批文件和书刊,其中包括这本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张爵谦对外佯称儿子多年未回,可能已在外去世,为张人亚和他早逝的妻子修了一座合葬墓穴,并将资料藏于张人亚的衣冠冢中。
张家人不负重托,将《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完好地保存下来,然而张人亚却没能看到新世界的到来。2005年,张家后人在《红色中华》报纸上发现张人亚的悼文,才得知他早在1932年就已病故。一个家庭的传承和坚守,完整诠释了农家子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实景+裸眼3D”技术也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得到运用,大幕升起,1∶1复原的一大会址场景映入眼帘,约4分钟的全息投影将一大代表们从筹备、开会、热烈讨论,到会议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的完整过程,生动呈现出来。
“很震撼,很激动,身临其境,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100年前那个‘觉醒年代’。”90后党员张嫣然是最近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剧迷”,这次专门跟家人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
“这里是党的诞生地,今年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所以带小朋友过来看看,铭记历史,才会更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从江苏赶来的徐女士一大早就带着儿子来到了纪念馆门口,男孩还特意佩戴了红领巾。
传承:“红船”载着“真理”继续前行
中共一大会址是全国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之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它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党的故事传播给下一代,把党的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近年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人数一直持井喷式增长。参观者中有耄耋老人,也有幼齿孩童。据该馆副研究员杨宇介绍,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观众正呈年轻化趋势。“当代年轻人也渴望解读百年前的年轻人,尤其想了解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坚定理想信念的。”杨宇说。
相隔一个世纪,当代年轻人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传递初心,也在工作的思考中收获成长。“我要当好‘翻译者’,通过我的讲解,让参观者更加立体地感受红色历史。”参观当日,是杨羽佳担任中共一大会址志愿讲解员的第一天,在这个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他一站就是5个小时。但从他的讲解中,完全听不出是一位“新手”。
“这段讲解词,我已经反复练习了上百遍,甚至做梦都在练。”杨羽佳笑着说,这位金融专业的“海归”,目前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今年,他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经过培训和选拔,他与70余名同事一起,成为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
戴上麦克风,面对参观者,他们所代表的就不是自己,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的讲述者。“我们的职责就是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讲好‘伟大的开端’。”杨羽佳说。
“我小学就读的学校就是警予小学!”看到墙上向警予的照片,海军军医大学学生小罗惊讶地说。来自湖南的他,从小就有一个医生梦,高考报志愿时,他以超过重点线100多分的成绩,进入海军军医大学。“我是听着向警予的故事长大的,在她的故事里,上海、中共一大这些词反复出现过。”没想到在这里,小罗与自己的“老乡”梦幻联动了。
100年前,中共一大的精神火种从上海播撒到嘉兴。100年后,“星星之火”在浙江大地上燃起燎原之势,赓续传承。
百年沧海桑田,“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如一艘巍巍巨轮领航前行。2018年,嘉兴市编写“红船精神”系列教材,让首创、奋斗、奉献精神走进课堂,让“红船精神”扎根青少年心中,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永续传承下去。
百年岁月如歌,如今“望道”二字在义乌可谓家喻户晓,它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精神符号。义乌市提炼出“望道精神”的核心内涵——“勤奋 好学 求真 创新 博爱”,区域推进、建章立制,植入本土文化基因,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望道信仰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