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建党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郑善庆
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将“红船精神”概括为首创、奋斗和奉献三种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因此,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来看待中共一大的精神内涵和时代特征。
要了解中共一大精神形成的历史脉络,客观认知建党的历史环境。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的中国,革命与战争互为交织,处在20世纪中最为黑暗的时段。知识阶层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美的霸权,呈现出一种集体的幻灭感;在此背景下,“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的知识阶层以新的希望。于是,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农村、走向工矿,期望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一个彻底的改变。就像陈独秀在《东方杂志》上所言:帝制虽然倒了,但帝制遗留下的军阀却未曾倒,而资产阶级又过于疲弱;故而,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创建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陈独秀为首的共产党人,开始了组党、建党的艰难历程。从上海渔阳里到嘉兴南湖的游船,在这一系列的组党、建党的过程中,早期革命者所展露出来的“精神气质”与“理想信念”,值得我们通过还原历史的细节,去认真总结和弘扬,这也是中共一大精神形成的历史原点。
从现实来看,在党的诸多精神谱系中,历经百年凝聚而成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本质内涵上来讲,它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的历史问询,并以抽象、凝练的话语形式进行了总结。可以说,中共一大所形成的建党精神,在百年党史叙事中,有其特殊的生成逻辑和辩证关系,体现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共性,更有其独特性。首先,首创精神贯穿党的创建全过程,在历史逻辑上居于核心位置,一个政党从无到有,由小渐大,此为始发之点。其次,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一直在建党精神中贯穿始终。再次,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建党精神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关键环节。
总而言之,中共一大所形成的建党精神,既是历史的、革命的,也是时代的、现实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与理论源泉。
(作者系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