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热线常年开通值得称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丁慎毅

近日,教育部开通2021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今年热线电话除在暑期集中受理外,从9月16日起将在每个工作日固定时间段常年开通。今年是教育部开通热线电话的第17年,这一新变化体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走向全链条服务。

历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已建立健全涵盖“奖、贷、助、补、减”等多项措施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补偿代偿、新生入学资助、勤工助学等绿色通道让受资助的大学生在体验中受鼓励。更有许多在校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以各种方式回报高校,回报社会。

此次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常年开通,将使资助变得更加细致精准。一年当中如有学生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业的,高校就可以及时对学生情况加以调查认定,让学生不必再等一年,这样更深切的情怀值得称赞。

如何让这份情怀发挥出最大效用,还需要各高校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对待学生和家长的每一个问题,做到“件件有说法、事事有落实”,实实在在为学生解决问题。具体说来,还要在三个方面下好功夫。

一是在“助”中求实效。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推动力,在制订助学方案、确定受助对象、公开评选结果、跟踪学生情况、优化学生心理等方面,继续完善制度体系,推进资助项目的高效管理。

二是在“精”上下功夫。要以明确资助群体为切入点,既要客观公正,又要以人为本;既要明确指标,又要避免“一刀切”;既要实现结果化管理,又要考虑过程化监督中保护好学生隐私和尊严,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制订精准化资助方案,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及分档结果的动态调整。近年来,一些高校探索“互联网+资助”、大数据精准资助等方式,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估指标体系”,既避免“认定”变“人定”,导致“主动贫困者”乘虚而入,和真正的寒门学子争夺政策福利;又避免寒门学子出于对影响人际关系的担忧、对暴露家庭情况的抵触,虽家庭经济困难却不申请认定或资助,值得继续完善和推广。

三是在“优”上做文章。要以加强评估反馈为新动力,发挥资助育人长效功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尝试从“扶贫”向“扶志”转变。通过加强对受助学生成长发展的跟踪,特别是对助学金的使用情况、解忧助困功能、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形成长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