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区第一小学: 校园里走读“一带”“一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7-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舒玲玲 通讯员 廖雪芬

“当年攻占腊子口,与其说是用手榴弹打开的,不如说是红军指战员以血肉之躯夺取的……”身着红军服的学生讲解员鲁昱动情地讲述着。刚刚结束的学期里,每周一中午的德育微课堂时间,都有一支“红军小分队”活跃在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校园里。学期末的一周,他们的长征故事讲到了“激战腊子口”,距离最后的“胜利会师”已经不远。

而此时他们的脚下,黄底红线简单勾勒出了当时激战的场景, 和着讲解员抑扬顿挫的讲述,将学生们带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这是一条长达200多米的沥青红色“长征路”,从瑞金出发到会宁会师,再到革命圣地延安,13个长征故事浓缩再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枪林弹雨、惊心动魄。

“学校里不仅有一条‘红军长征路’,还有一条‘党史知识带’,我们希望通过修建‘一带’‘一路’红色阵地,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风风雨雨的历史。”为了将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德育,校长叶章召用心良苦。

在叶章召看来,党史知识厚重而丰润,如果不能走进学生内心就很难引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尤其对低段学生而言,“理解”是他们学好党史的第一步。于是,从身边事和身边景开始,衢江一小“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校园内打造了多种风格的红色阵地,将遥远的红色记忆拉回校园现实。

校园里的“一带”“一路”就是这样因势绘就的。今年年初,衢江一小进行了校园管道治理,完工后留下了一条“倒7字”形状的施工痕迹。“无论怎么修补,恐怕都不会太好看。”在琢磨如何修缮的过程中,叶章召突然发现这条管道的线路走向与红军长征路线图大致吻合,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不如就在校园里绘制一条“红军长征路”。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懋功会师……语文学科党员教师们行动起来,根据地形图搜集、整理红军长征路上重要的历史典故,据此创作出13个长征故事。学生们也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美术组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给每个故事彩绘配图;大队部成立学生讲解员队伍,并录制长征故事音频;德育处则将学生录制的音频配上图文介绍,以“童心向党”为题每周发布……如今,扫一扫二维码,每个长征故事都可看;打开“小智伴”,点击播放按钮,每个长征故事都可听。

“‘党史知识带’也采用了相同的创作模式,师生自创自绘自讲自学。”党员教师黄艳介绍,“党史知识带”左边的立柱竖碑上按时间顺序展示了中共一大至十九大的内容,而在右边的青砖橱窗内,除了分“风雨百年 峥嵘岁月”“伟大成就 鼓舞人心”“时代先锋 英雄人物”三大板块来介绍党史知识外,还特别设置了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党员风采展示板块。黄艳说,其中展出的童心“五个一”、亲情“五个一”、教师成长“五个一”等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一下子拉近了他们的心理距离,每天经过橱窗时都会有不少学生驻足观看。午间“小毛虫”广播站,也会定时播放党员教师和00宣讲团讲述的党史故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一批热血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5月4日,叶章召专门将学生带到“党史知识带”前,给他们讲述五四运动的始末。听校长讲党史,成为学生们最期盼的事。

踏上这红色“一带”“一路”的还有77岁的抗美援越老兵谢良德。为了引领学生“重走长征路”并体会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校园开放日那天,谢良德边走边向学生、家长分享当年抗击美国空军的故事。将战争的艰辛与残酷“踩在脚下”,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立志做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谢良德跟学生们约定。学生家长邵文娟则说:“扫一扫二维码就会出现长征故事的图文介绍,这样的方式很新颖。希望孩子能学习革命烈士不怕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头连着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过去,一头伸向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未来,校园里的“一带”“一路”将百年峥嵘党史尽收足下,学生每经过一次都是一次学习与受教育,极大地丰富了该校德育微课堂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这些经过二次创作的党史故事也成为独具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叶章召说。

趁着这股党史学习教育的劲头,衢江一小再添“一把火”,不仅购置了一大批红色经典书籍充实“童心书屋”,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套长征故事“小人书”。教师们会利用阅读课、班队活动课组织开展红色阅读,或在课堂上穿插讲述红色故事,将党史学习渗透进常规课堂。如今,学生们不仅爱上了“走读”校园“一带”“一路”,他们讲起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长征故事时也头头是道,还常常把这些故事讲给家长和同学听,成为党史知识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