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津高校校长系列访谈-天津工业大学专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8-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例如,纺织学院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鲁泰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开展实习实践,企业老师参与授课和指导实践等环节,打通了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再比如,机械学院连续多年联合宁波兹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天纺标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培养纺织机械方向本科生,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基地,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均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很多学生直接被合作企业录用。

还有,我们学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聘请企业15位高级工程师担任学生指导老师,除一对一指导学生之外,还担任《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传授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项目的能力。

(三)最后,学校增强新工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学校通过开展承担的四项教育部 新工科 研究与实践项目,让理论研究指导我们学校 新工科 的发展方向。

比如我们创建 天工创新学院 ,打破专业屏障,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开设16类本科教学试点班,培养新工科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对优秀学生实行 本硕博 贯通培养。

开展 启智创新夏令营 活动,将学科竞赛与夏令营课程深入融合;打造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创建了21个 创新实验室 ,搭建了跨专业、跨学科的 创新实践平台 ,推进学生 双创 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跨学院指导,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主持人:新工科的核心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的核心技术,引导许多工业领域已经或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我们如何培养适应这些变化、进而能够引领新变化的工程科技人才呢?

陈校长: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某一专业的学生,而是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 多才 ,所以我们人才培养的核心就落在了如何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上。 

(一)一方面,我们首先设置纺织工程新工科班、应用物理学拔尖班、法学卓越班等16类教改实验班,培养方案与行业新业态、新技术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同频共振,将实验班人才培养经验辐射至学科群所有专业,促使专业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二)其次,我们开设了 天工创新班 ,打破专业屏障,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集成复杂工程问题项目制为牵引,采用导师制个性化 一人一案 培养模式,打造导师引领、个性化修读、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新模式,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三)再次,紧密围绕智能制造,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我们还设置了智能系统实践与管理、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等12个微专业和法学、金融学、会计学等7个辅修专业,对理工科专业进行有效补充,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例如对于纺织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新能源材料、无人机航测与空间大数据、商业思维与创新、中国文学与影视等微专业,能够有效拓展知识领域,丰富知识体系,促进就业能力提升。

(四)在以上基础上,学校还搭建了 基础认知-综合技能-自主创新 的递进式实践课程,形成从单一到综合、从验证到创新、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校内到企业的立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五)最后,我们通过搭建了 科技前沿讲座、启智创新夏令营、创新创业俱乐部、教师科研项目招募、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互联网+ 及学科竞赛 创新实践项目六载体,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一直提出 打造一流专业,为行业培养一流人才 ,陈校长,未来,我们在优化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上,还有哪些计划呢?如何与行业对接?如何与天津产业链攻坚战对接呢?如何为制造业立市服务呢?

陈校长:

(一)完善有水平的育人体系。学校将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促进教学活动、校园活动和实习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共进;持续做好科技创新与工程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工作,对优秀学生实行 本硕博 贯通培养,深入推进拔尖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推进大类招生,促使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丰富灵活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二)打造有深度高质量的专业体系。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强一流学科群主干专业,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深化专业供给侧改革,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专业。

(三)强化有内涵的课程体系。

(1)推动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小班观摩示范课建设。

(2)推动以 思政课程 和 课程思政 建设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推行课程思政共建课程和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建设,打造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模式。

(3)通过一系列手段,形成了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 金课 。

(4)开设 新四科 课程模块,开展项目式教学,打造多学科融合课程,丰富学生知识体系。

(四)深化有特色的实践体系。

(1)以项目为牵引,以工程、理论问题为导向,推动 新工科 毕业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研发项目,组织学生开展毕业设计研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2)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全面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客空间实战训练,实现从创新训练 创业训练 创业实践的全方位创新创业训练体系。

(3)进一步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聘请行业知名企业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行 企业需求进方案、企业资源进课堂、科研项目进课程、教师学生进基地 的 四进 培养模式。

(五)推动有技术的教育教学体系。

加快建设多元协同、内容丰富的校内教育教学云平台,充分利用好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以及智慧校园,大力推进 互联网+高等教育 新形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主持人:最后,对于毕业生、在校学生和新生,您有着怎样的寄语呢?

陈校长:对走向人生新征程的天工毕业生们,我想说:你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希望你们光大 严谨、严格、求实、求是 的天工品格,将所知所学倾注在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不拘小节,胸怀宽广,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有一份光,就发一份热,让天工学子汇集成的光芒,在实现伟大祖国强国梦的发展大潮中熠熠生辉,各自灿烂!

我想对全体在校生和即将加入天工的2022级新同学们说:遇见天工,你将成为更好的自己;遇见天工,你将拥抱无限可能!希望同学们爱你所选,在大学享受学习之美,发现真理之美,体验奋斗之美,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希望大家弘扬 爱校尚德、励学笃行、求实创新 的学校精神,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用青春和理想书写崭新的人生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