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几点建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相比初中,高中的语文学习课时减少但内容更丰富,强调通过课外考查课内,要求学生更自主、更自律,有人感慨“高中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我们坚信:只要心怀热忱,在不断探究“真相”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享受到成长和审美的幸福。

2017新高考新课程,课程标准修订组设计了15个学习任务群,将它们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载体。

必修课程包括7个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

选修课程包括8个学习任务群: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文化论著研习、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结合历届高中学生的学习经历及高考的要求,我想对高一学生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千里行始足下: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条河,从涓涓溪流到烟波浩渺,一路走来不断汇聚清流,才能映照天光云影、成就波澜壮阔: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

1.积累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

这四个知识点在高三复习时被学生视为“畏途巉岩不可攀”,因其内容繁杂,学生的知识盲点较多,建议建立专门的积累本,分类整理。特别提醒不要迷信网上现成的“总结”,一定要自己亲手书写整理、标出重点,建立“肌肉记忆”,并且时常复习,温故知新。

2.积累课内文言语法知识点。

很多学生备战中考文言文靠的是死记硬背书下注释,而高中文言文比重高、难度大,考查的文本是课外经典篇目,这就要求对于课内文言文学习一定夯实基础,按照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知识点做总结梳理,才能不断提升能力、有效迁移。

3.积累古诗文名句。

课内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名句要规范书写、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这是应对考试的需要;在写作中引用点染,能收到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颔首微笑”的效果;长远看来“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过的书、背过的句子流淌在血液中,能强壮你的筋骨,明亮你的眼眸,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4.积累作文素材。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经典语段、社会热点、名人故事信手拈来,让你的作文有温度、有亮点、有情怀、有风骨。

二、习与性成:养成习惯。

西方先哲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1.养成书写规范优美汉字的好习惯。

网络时代,“互联网+”,键盘甚至语音录入的便捷,符号和表情包的生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与手写渐行渐远,对于文面的重视程度也不断降低,但是在网上阅卷的背景下,清楚漂亮的文面定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斩获更高分数;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好字会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令人刮目相待。

2.养成诵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对语言文字做出迅速准确判断的过程,是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的最好方式,诵读能够有效地培养纯正的语感。

3.养成深入阅读、研讨整本经典名著的习惯。

拒绝碎片化阅读。在读图盛行、心灵鸡汤泛滥的当下,高中生更需要静下心来致敬经典,养成每天阅读经典名著、做读书笔记、开读书分享会的习惯,在家庭和学校营造深入阅读的氛围。

三、天行有常:敬畏规律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学科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规律性,在学习中要尊重规律,学思结合。

1.关注语法,建立基本的汉语语法体系。

中学语文一直存在重文学轻语法的倾向。作为高中生对汉语的语法体系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例如:词和短语的构成、单句的成分、复句的关系等。高中阶段要有意识地做一个弥补和梳理,这对于现代汉语的语言运用和古文阅读题目解答都至关重要。

2.文史一家,系统阅读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建立文学史的基本概念。

文学史的发展,是依附在历史发展之上的。从近几年的高考备考来看,文学和文化常识的复习非常困难,学生的识记特别零碎芜杂,不成体系,劳而无功,心生绝望。那么,为何不在时间充裕之时未雨绸缪?

3.锤炼思想,提高思辨能力。

初中写记叙性散文,一直训练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高中要训练议论文,学生要训练思考生活,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肯定没有思想,要先读,先模仿。特别建议参加辩论赛,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