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实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7-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全面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地质与测绘学院“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暑期实践队于2017年7月3日前往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开展学习、体验、调研活动,进行“互联网+教育”知识传播和理念宣传。

选择杨村一中开展调研实践活动,源于该校是天津市首批示范性高中校,先后获得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百校工程科研基地、全国校园媒体建设百佳示范学校、教育部第一批信息化试点单位、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等荣誉称号,在“互联网+”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硕果累累。同时,杨村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承担着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百校工程队科研基地等多项示范与科研任务,拥有智能化的个体心理咨询室2间、心理档案室、心理接待室、心理办公室、心理实验室、音乐放松室、团体沙盘室、个体沙盘室、团体测量室、情景模拟室、生物反馈训练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宣泄室,可供实践队成员学习、体验。中心的负责老师都是工作在一线拥有丰富经验且乐于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团队。实践队受到中心马宝兰老师团队的热情接待。


上午,实践队成员在中心于老师、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体验团体沙盘和户外素质拓展训练等项目,并参观体验心理实验室、音乐放松室、团体测量室、情景模拟室、生物反馈训练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宣泄室等项目,在活动中,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团队有效沟通,其次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再者户外活动激发了个人潜能,是个人和团队的双赢的桥梁。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出具成效,网络问卷、网络课程以及数据分析在杨村一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随处可见。

立德树人,以身作则

中午,杨村一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接受实践队的采访。“专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一技之长,职业是一份长期稳定的行业,而事业是在职业的基础上对行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专业是生存的基础,职业是保障,事业是用爱所从事的活动。”问及马宝兰老师作为法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在心理学界做出了这么多成绩,怎样看待专业、职业、事业时,马老师如是说。接着,马老师深入分析当今社会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基数较大的原因:“许多学生心理问题和原生家庭有关,这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

注。对于学生本人首先应该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其次我们要调动我们的能量来寻求帮助,尽可能的改变我们的原生家庭,最终让这种情况变成我们面对生活的资源和动力。”当问及马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想对现在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学生想说的话是时,马老师说“对于大学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在我们升入大学时应该首先对学校和专业有基本的了解,其次我们要在大学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为大学生活增添色彩,最后我们更加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多尝试。”就“互联网+”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深度如何?马老师和中心的老师也详细进行解说,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可学习可成长的空间还很大。

家庭教育,正向赋意

下午,实践队跟从马宝兰老师走进武清区某社区,就文明城区建设——家庭教育专题进行研讨。首先,马老师给我们讲述早年危机、青春期危机、婚姻家庭危机、胜利危机四大心理健康危机的来源,并引用马加爵的事例,揭示马加爵因为长期压抑本能的需求,而导致没有良好的适应性。其次,马老师通过一起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大家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中,大家出现的一些错误性指令,导致孩子们在早年接受错误的信息。最后,马老师给大家具体阐述了“积极引导,正向赋意”“身教重于言教”“尊重与信任”三大教育方式和解决方法。

暮色里,实践团队满载而归,“助人自助,正向赋意,原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这样丰富有趣”,实践队成员这样诠释自己和队员此行的意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