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中学建专家智库 为每位教师成长铺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毕业刚工作如何在课堂上HOLD住全场?工作几年之后如何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有了一定积累如何更好开展教科研工作?

天津讯:毕业刚工作如何在课堂上HOLD住全场?工作几年之后如何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有了一定积累如何更好开展教科研工作?如何站上更大舞台,获取更多资源,同时展现自己的风采……不管是新入职的菜鸟还是资深教师,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这些困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在市级重点中学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这些难题正在被一一攻克。一年来,二十五中学合理地借助市、区教研员,天津师范大学专家学者的优势资源,在学校内部深挖潜力,助力优秀教师快速成长、优势成长的同时,发挥凝聚、辐射、指导、智囊和先驱作用,推动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有效成长,从“聚焦教师卓越成长”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两个维度来打造“人才培养提升工程”,让人眼前一亮。

自由申报发挥教师主动性 专家团评定细分五个子工程

“一年前我得到了这项工程的报名通知,第一时间就上报了材料。在我看来,这是学校为教师发展搭建的跨越式发展平台,机会非常难得!”说起一年前的那次选择,二十五中学高中历史教师孙金玲依然激动。

“人才培养提升工程”是二十五中学在2016年暑假由学校党政班子提出的一项“教师专业化成长战略”。其中一大特色就是坚持面向全体教师自由申报。“我们这样做的初衷就是摒弃了流于形式的可能,最大限度调动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我校在坚持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第一步:让教师首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评估。”二十五中学教科研主任刘刚告诉记者,这一系统工程在顶层设计之初,就其广泛性与科学性反复论证:“人才培养提升工程”细分为五个子工程——“强基工程”是以学期上岗培养考核为标志,建立校级上岗证制度为核心,面向全体任课教师,坚持不培训或不合格则不上岗的原则;“青蓝工程”是面向全部入职5年以内青年教师的综合培养方案;“拔萃工程”是面向从教5年至10年的教师;“卓越工程”则是面向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基石工程”是面向行政教师,涵盖学校所有岗位,确保学校每一个岗位的教师都有发展契机。除此之外,在老师们将各项成绩证书、微课上传“云桥”之后,以天津师大教授和由校长李忠益亲自挂帅的学校领导班子专家组以及一线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师组,对申报教师在网上进行背对背打分评议,最终确定第一批60人的入围名单。同时,为进一步彰显学校名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学校还为特级教师肖峰成立“名师工作室”,先期有10名教师自愿报名加入工作室。“今后我们还将逐步延展到跨学科、跨学段领域,使本校培养的名师能够成为支撑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力保障和有效途径。”刘主任说。

面对面座谈微信群互动 提供个性化智库套餐

二十五中学“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启动以来,各项活动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各学科在分管领导的协调部署下,教师们在见面会上自曝“短板”,虚心听取师大专家和市、区教研员的“诊断”“分析”。每个学科组自建的微信群,同样成为了提出自身发展需求、建立“讨论”“分析”的空间与平台。记者看到,微信群里的互动非常密切,老师们有问题随时提出,师大专家与教研员们随时答复。师大专家与教研员们还常常在群里发来各种市、区级以及学校举办的教育教学专题讲座、论坛。

孙老师告诉记者,在本周学校举办的天津市区域课程建设与实施现场会上,她将带来一场市级公开课。师大专家与教研员放弃休息时间与她密切沟通,从整体构思上给予了意见,也从细微之处提供了很多帮助。二十五中学德育主任、初中物理老师石敬华表示,加入“卓越工程”之后,进一步增强了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使命感,以及向专家型、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底气与自信。“在各级领导、专家的支持下,学校通过搭建多层级、重实绩、促发展、求实效的人才发展立交桥,让广大干部教师都能够走上适合自身发展定位的成长快车道。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可以秉承立德树人崇高信念、传承‘学科德育’办学特色、具有较高专业化素养的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师的主体成长、学校的持续提升、南开新优质教育的探索实践而不懈努力。”李校长说。新报记者刘德胜 编辑周晓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