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中文系试点“大班授课小班教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89名中文系学生分成10组,围绕《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进行深聊。100分钟后,下课铃声响起,大家还待在圆桌前激烈地“争吵”……这是记者在南开大学文学院现代中国文学小班讨论课上看到的画面。

“学生基本只读教材,课后不看文学作品,考前临时抱佛脚,考后几天全忘了,这样怎么能够学到真东西?”3个月前,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林晨还很担忧。受到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时了解到的“大班教学小班讨论”模式的启发,林晨和所在的教学团队开启了一场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得到学院和学校教务处支持,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作为总负责人,两位教师、10名助教和两名顾问组成了本学年的团队。这门课也成了南开大学“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的试点课程之一。

新教学模式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不同的体验。89名学生随机分成10组,每组随机分配一名助教。讨论课上,每位学生都要进行3-6分钟的观点性发言,并至少回应两名同学的提问。整个过程中,助教只进行引导和追问,把控讨论节奏。“在大班课上,我们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大部分人没有机会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讨论课可以让更多人听到我的想法,并和其他观点进行碰撞。在此过程中,我会认同、质疑甚至反对,这就迫使我下课后要努力阅读补充知识。”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曲幽说。

每个小组都在通读现代文学史和流派史基础上,审慎选择了一个文学流派或社团,去阅读、分析作家们的年谱、传记和作品等,期末时要完成一份“有理、有据、有意思”的报告,并进行公开展示,学生期末成绩的25%由这个环节构成。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沈立岩表示,教学需要充足的投入和科学的方法。(记者张珊珊程婷 通讯员郝静秋 编辑周晓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