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高材生放弃高薪去当兵 不为提干只为圆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1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六十一甲子,国庆盛典上,一支军姿威武、装备精良的现代化人民军队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在国人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惊叹的同时,更有一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儿小伙深受感染,毅然放弃挫败众多对手应聘到的高新工作,投笔从戎。

“看了国庆阅兵,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参军的信念。”23岁的陈果扶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神采——四个月前,他刚刚从天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而如今却即将开始人生的又一新篇章。

辞职去当兵

“一个男人没经过军营锤炼,注定是人生的遗憾,我一定要当兵!”1986年出生的陈果扶,家在静海农村,天大学计算机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生,1.78米的个头,排队等待体检时,不时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整理发型。

“我希望能被选为特种兵,特种兵对形象有要求,所以今天特别注意。”陈果扶笑着说:“从小就向往军队,高中时差点就去当兵了,但父母老师都建议我读了大学再参军,或者考军校,那样基础知识更扎实、心理也更成熟,我觉得很有道理。”

检查视力的时候,和很多大学生报名者略显紧张的情绪不同,陈果扶极度放松,嘴里甚至哼着小曲儿,他知道“对手们”都在紧张自己的视力无法达标,而他绝不存在这方面的顾虑,“我视力可好呢,因为当年没考进军校,我就憋着大学参军呢,一直很注意用眼卫生,”除了学业需要外,课余时间都很少泡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陈果扶从天大毕业后,已经顺利被一家IT公司录用,工作环境和收入都非常让人羡慕,因此当他参军的决定已经传开,家人好友都向他投来了质疑的目光——这年头工作多难找啊,找个舒心的就更不易了。

“我不这么认为,我心甘情愿辞职去当兵,只要有能力,有技术,工作什么时候都能找,可当兵的机会错过了,这辈子可都找不回来了。”在陈果扶看来,两年的戎马生活,从军经验属无价之宝,千金难换。“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阅历经验,对到过基层、当过兵的毕业生都另眼相看。所以我给自己在校园和就业之间选择一个过渡地带,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也为今后的发展储存能量。”

当兵不只为提干

当记者问及这次如果能如愿入伍有什么更长远的打算时,陈果扶毫不犹豫地说,“考军校,留部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说到这,小伙子显得很激动,捧在手里的水杯都放到了桌子上,腾出手来比划。

原来,早在高考的时候,陈果扶就认准了军校,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二炮等军事院校在他口中耳熟能详。但后来几经权衡之后,加之是农村考生,招考信息掌握得非常有限,老师们都觉得他的成绩留在地方院校更有把握,也更能选到有利于自己的专业,这才放弃了填报军校。

陈果扶告诉记者,自从今年10月,从网上看到他透露了在大学可以应征入伍的消息后,他就一直在关注。他在写给学校人武部“我为什么要当兵”的请愿书中说,做一名军人是他从小的梦想,从小学时第一次看到邻居家当兵的叔叔寄回的穿着军装的照片时,他就坚定了这个信念。

“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吃苦受累少。当兵吃点苦怕什么,可以像许三多那样,让身上多一点硬气,多一份担当,多一些责任。”很长一段时间,陈果扶都将自己的网名取为“许三多”,他说自己就是喜欢许三多身上的那股子犟劲,“我觉得人生中多了这骨子精神头儿,就不会有什么啃不下的硬骨头。”

在陈果扶看来,军营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不仅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可以锻炼人的体魄,强化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且这些都是没办法用钱来买到的,而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多种知识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上更加游刃有余,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许三多当兵好几年不还是个兵吗?但他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是那些没当过兵的人所体会不到的。我当兵追求的目标也不仅仅是为提干,我更多的就是想到部队锻炼两年!”

事实上,陈果扶这种本着锻炼思想参军的学子远不在少数,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开始关注如何增加自己的阅历,而不是找一份工作一劳永逸。“现在对我来说,不差工作,不差钱,差磨炼。”在征兵体检站,陈果扶一个同样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这样和他交流着。

“我深知部队是所大学校,但每个人能从中学到多少,关键还在自身。”说到这里,陈果扶露出了理科生特有的缜密思维,他觉得相比普通士兵而言,大学毕业生当兵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部队学习什么、锻炼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如何进行准备,心中都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较普通士兵的思维更加明确,“参军两年,时间不算长,有了奋斗目标,才会有更多收获。”

同学

在好友们的眼中,陈果扶多才多艺、待人真诚。“他爱唱歌,爱打球,计算机水平更是高。”好友小李说,陈果扶 的歌唱得蛮不错,每次开联欢会都少他的引吭高歌,篮球打得也很不错,是院里有名的灌篮高手。

小李向记者透露,获悉陈果扶要去参军,很多同学都非常中肯地规劝他,“不是说参军不好,而是现在找个工作实在太难了,像他这样找到对口的就更不易。”他说,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同学都劝他要三思而行,毕竟社会实践经验于个人职业整体规划而言同样重要,而当兵又太苦太枯燥,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现在同学们也都很敬佩他的执著信念,也都很支持他,人能找到自己的追求不容易,我们祝福他。”

老师

“我们支持有志于军营的学生到部队去接受锻炼。”看到自己的学生如此执著与军营,天津大学的靳莹老师也颇为自豪。她觉得新时期的大学生就应该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趁着年轻将梦想付诸实现——国家的教育能力增强了,人才资源丰富了,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大学生有携笔从戎的梦想,军队建设有吸收大学生的强烈需求,国家有把大批大学生送进军营的实力,这是国运盛、人才兴、军队强的一个历史拐点,“无论对于军队还是对我们地方来讲,都要抓住这个机遇。”

过来人

和陈果扶一样,天津警备区军官刘金胜也曾经是地方大学毕业,同样在毕业后放弃“金饭碗”参军入伍,如今依旧留在基层带兵,他以“过来人”的亲身经历直言不讳地告诫即将入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从军之路必须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军旅道路上的几个反差:

待遇上的反差。特招大学生、国防生、军校毕业生、直招士官,一踏进军营就有“官”的头衔,拿的是工资。同样走来的大学生,却是兵的身份,拿的是津贴,服的是义务兵役。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大学生心目中的部队常常是“手不离键盘,身不离战车”,而现实中直线加方块的生活、操枪弄炮的基础训练,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感到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这些都需要你摆正心态,一旦心理失衡,就很难在部队建功立业。”

在刘金胜看来,大学生士兵不能一味地用“悲情情怀”看待这些反差。应当看到,大学生经过士兵这个层面提升为干部,是军队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同样,当不好兵的士兵也永远当不了将军。先当合格士兵再当合格干部,是对大学生士兵人生前途的爱护,两年的兵役、几百天兵的经历,将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磨刀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