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成“鸡肋”谁之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版语文教材中,减少了对鲁迅作品的收录篇目。而北师大附中一位老师说“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更使这一事件成了社会热议的话题。怎样看待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减少,中学教师该如何教鲁迅作品,本版邀请知名教师展开观点碰撞。

教材中是否应减少鲁迅作品

赞成方:孙建昆(天津一中高级教师,常年兼任高中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

不选鲁迅的文章并不代表贬低鲁迅。鲁迅有的文章分析价值高,模仿价值低,给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帮助并不大。在此之前,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太多了,一册书中不同题材的就不下三篇,而现在一册书中最多只有一篇。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个例子。虽然现在鲁迅的作品减少了,但现在是精中又精,优中选优。现在保留的作品里,比如《拿来主义》和《纪念刘和珍君》,都是非常好的作品。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多次“炮轰”中学语文教育)

这场争论本身,就是国人语文素质日趋下降的体现,以鲁迅为矛头只能体现思维的可悲,是不懂语文的表现。适度减少鲁迅作品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在搞鲁迅研究。语文学习要博采众长,鲁迅的文字再有韵味,也不能只读他。问题的关键在于删减之后,新增加进了哪些文章。如果能增加进中国文学中更有内涵、更有代表性的文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知识,那就是可取的。

反对方:韩文霜(南开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首届市级学科带头人)

鲁迅的作品应该保留,甚至可以增加,初中和高中都应该有7到8篇。很多人说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并不这样认为,鲁迅的语言功力和文笔是一般人不可企及的,现在的人也应该去学习。如果说鲁迅的作品难懂,应该减少的话,那就是时代的浅薄和盲目。误读鲁迅是文化的浅薄,否定鲁迅是民族虚无主义。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一面大旗,如果没有鲁迅,现在社会会怎样,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深思。

鲁迅作品该怎样教给学生

在这场讨论中,鲁迅作品到底该怎样教授给学生好?两位中学名师与徐江观点差异较大。

中学教师:鲁迅作品不能只侧重于文学、艺术和写作手法的解读,更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深层的斗争性和社会责任感。

孙建昆认为,好的老师都避不开谈到鲁迅的其他作品,比如《阿Q正传》和《药》等这些作品可以通过影视赏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对提高学生认识的深刻性有很大帮助。老师讲鲁迅时不能一味地讲他的写作手法和艺术技巧,应该认真地介绍鲁迅的生活时空,将文学和历史融为一体。鲁迅的反抗精神不是玩世不恭,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都是当代青少年应该学习的,这些问题老师应该认真地给学生讲清楚。

韩文霜认为,老师应该多介绍鲁迅的时代背景,对学生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今如果有青少年受鲁迅的影响,发表一些针砭时弊的观点,也是很好的现象。这些都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以免误读鲁迅,产生过激的思想。

徐江:鲁迅作品如果只一味强调人文性和攻击性,则失去了讲解的意义。

有的老师根本不清楚应该讲什么,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当然,课时时间是有限的,授课的角度也无法面面俱到,也要根据文章的特点安排侧重点。但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最首要的还是字、词的解读以及写作方法的理解,这才是语文教育的主旨。特别是鲁迅的文章,重点在于疏通文字,理解字词的含义和鲁迅“以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道理”的独特论证艺术。教会学生在某种环境下,产生了某种情绪,该如何用语言表达。只要把鲁迅的论证技巧和关键语句、字词分析透彻了,文章要表达的道理和精髓自然就容易理解了,这才是正确的讲授方式。

“鲁迅”也关乎素质教育

对于鲁迅作品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减少的事实,中国教育学会理事魏永田认为,有两方面原因造成这一现象。

一方面,现在有些年轻老师对鲁迅钻研得不够,他们主观地认为学生不喜欢听,或者认为学生阅读水平不够,就对鲁迅的作品讲得少。但讲得越少学生就越不喜欢听,学生的阅读水平就越得不到增长,这是互相影响的。

另一方面,从所谓的鲁迅作品成“鸡肋”的现象中看,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考高考导向是整体教学的一部分,但教师不能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就急功近利地只讲考试内容。也许考试中涉及鲁迅的内容只有很少的分数,但不能因此而放弃认真地解读鲁迅作品。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类似鲁迅作品的部分文章是否会逐渐退出中学教材?魏永田认为,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的实质和灵魂。时代在发展,古典的东西不能占太多的比例,但量可以减少,质不能变。老师应该内容丰富地给学生全面解读鲁迅,让学生从他的精神和气节中得到感染。只有脱离了以考试为中心地学习鲁迅作品,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