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90后 “晒”心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9-08-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今,网络上90后“晒女友”、“晒身材”、“晒开销”、“晒爱心”、“晒收藏”应有尽有,更有“烧钱女”、“炫富女”和“麻袋女”等蹿红称谓和大胆图片,为原本风评就不很乐观的90后再添阴霾。我们不禁要问:“这群孩子究竟怎么了?”

晒“恋爱”过程为吸引眼球

本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一位普通男生,近日在自己博客中贴出了自己与女友的照片,并且详细描写了自己和女友的恋爱经过。女友是如何爱自己,二人如何躲避家长出去游玩,博文浏览次数直线上升,多达80多次。其实大多数同学心里都清楚,写在博客上的文章大多带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影子,这似乎成了同学之间阅读博客或者QQ空间时的心理潜规则。但究其女友为何许人也,据称是其他学校的高一新同学。按其“业内”同学的分析,“渲染一点,夸张一点,吸引大家几分钟眼球和享受追踪热度,也是很刺激的。”

90后忙于挣钱的父母对教育和陪伴孩子远比给他们钱吝啬得多,而新“富一代”对待子女则有过之而无不及。致使很多孩子在网上随意晒散伙饭视频、晒毕业照,究其原因就为了吸引他人关注自己,理解自己,甚至不惜夸大和扭曲事实。

晒自残照片仅为发泄

与网络上盛传的“90后艺校女生网上秀割腕自残照片”类似,本市一名郭姓高三学生称,学校里很流行一些同学尤其是失恋或者男生追求某女生而不得时,便拿小刀割自己的手臂,然后拍下来,发到博客或空间上去,班上同学或朋友也纷纷留言,以称赞和盲目追崇口气居多。当问及为何这样做,多数同学称“没有为什么,没意思无聊了,为发泄,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孩子们会利用这样血腥的方式发泄呢?难道把他们捧在手心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能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吗?这让人很难理解,并值得家长们深思:是什么使得孩子们不愿意和自己沟通学习生活以外的事情?是家长没有时间倾听还是倾听态度出了问题?

“晒”自己与他人有关

90后虽然“晒”心态十足,但他们大多数对网络的开放性明显认识不足。一些人在网上留下自己的私密照片时,只认为是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完全不会意识到其照片被发布到公众论坛上的后果,也意识不到自己无法与社会割裂。

在强大的“人肉”搜索功能下,私密可能无处遁形。这意味着敢于“晒”自己的90后应当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来自网络上的种种言论。

有些人认为,发些自认为很炫很酷的图片到网上既满足了90后张扬个性、一反传统的愿望,又使他们充分感受无人知晓尤其是家长和老师不知道的刺激感。殊不知90后的“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展示到网络上就不只是个体行为或者小群体行为,这种“晒”自己与他人无关的心态,究其根本是这一代人对网络性质的集体无意识。

专家观点:宽容90后的“晒”心态

南开大学传播学系刘运峰

很大一部分90后都是当前社会中坚力量的子女,他们忙于工作,很难有时间与孩子耐心地沟通。因此,90后渴望被关注。

90后的“晒”心态从何而来,我认为90后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家长、学校、社会都过于关爱他们,都试图在用固有的方式告诉他们该这样该那样,面对这种耳提面命,独有的个性让他们感觉到了学校、家长甚至社会的不信任,让他们有一丝丝的预感——“90后不行”。于是,他们急于证明自己,急于反叛社会甚至家庭学校对他们的这种定位,不惜采用这些有悖于传统的低调作风的方式,以致做出让大人们觉得反常甚至荒唐的举动。

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孩子们的这种心态?

我今年参加了高考阅卷,对于《我说90后》的高考题目,这些孩子们也有苦恼和困惑,他们也在思索为什么家长和老师不认可自己。其实他们也渴求理解、尊重和鼓励,他们也希望长辈对他们说“你能行”。

面对这些张扬个性,敢于表现自己的新一代,我们应该怀着宽容的心态。举个例子,我们所默认的正常和规矩,在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前看来还是另类,也是不被接受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既要宽容以对,又要耐心引导他们认识善与美的东西,引导他们尽量展现积极健康的一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