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调整状态应考 心理生理各就各位---教育频道
本周末,高考即将来临,每年的高考既是文化知识的考查,更是对考生心理素质的考验。在剩余时间里,除了坚持必要的对系统知识的梳理外,如何合理安排起居、调整考生迎考的身心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天津康桥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陈巴特尔博士针对如何调整考前状态、从容应考,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提出建议。
树立信心沉着应战
由于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在压力以及自我心理压力,考生的心理紧张感普遍存在,要真正达到以平常心态来迎接挑战,关键在于心理准备。在考试前要通过对客观情况的正确分析和自我调整,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状态。首先,考生应正确对待别人的期望与评价,避免因过于担心是否能达到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而产生患得患失的焦虑心理,排除一切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考试本身。其次,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期望值,根据客观实际制订合理目标,以轻松平和的心态投入到考试中去。
临考前,考生可有意识地加强一些放松心情的训练方法,如:音乐放松,学习疲劳后听一些轻松的歌曲;运动放松,通过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增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想象放松,在学习之余想象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最愉快情景,增进愉悦心情,抵抗学习压力带来的精神疲劳;暗示放松,通过对自己的积极鼓励来建立对考试的信心;呼吸放松,睡觉前考生可以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呼吸方法,一般连续多次,就可以达到平静心情、消除紧张和不安,使自己在很放松的状态下进入睡眠状态。
考前时间合理安排
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搞“题海战术”或是索性什么都不做,都是不合理的。前者不仅会使考生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忧虑;后者则容易使考生产生茫然和急刹车的不适应感。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考生可以浏览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将重点放在教材上,“以本为本”,重点进行强化记忆。通过看课本上的目录、标题、重点等,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知识点,及时进行重点补漏,熟练的则一带而过。理科的重点放在公式、定理、概念等,文科则可以背一点文学常识、时事政治、历史知识等。而考试前一天,应该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不宜再去强记尚未记住的内容或进行相互干扰、混淆的复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自己在高考答题中,根据主干线索快速回忆,熟练地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做到心中有数,提高答题速度及准确度。
注意睡眠劳逸结合
考前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作息时间,尤其是不要错过入眠时机。根据生理特点,考生一般理想的就寝时间是22时到23时左右。如果睡眠质量不高,考生也不用过分焦虑,可在睡前喝杯热牛奶,或用温开水泡泡脚,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一定的学习时间,考前考生也应该适当地做些运动,比如在家练俯卧撑、跳绳或是打羽毛球等。适当的运动既可消除精神疲劳,也可使人保持稳定的情绪,但切忌剧烈运动。此外,考生在休息的间隙里,也可以读一些报纸杂志,或是看看电视,在放松情绪的同时丰富知识,转换思路,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进行发挥。
父母应为孩子减压
高考前,考生的心理比较敏感,稳定性差,易受外界影响。考生家长应该尽量压抑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孩子安静地度过。首先,家长不必刻意打乱孩子平常的生活节奏及日常安排,不要刻意改变家中的生活常态。其次,家长不要过多去问考生的复习情况,通过平和交流为考生营造轻松的备考氛围。
还要特别提醒家长,考前应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化建议,如要求家长不要去陪考等。而考试期间,家长也应尽量避免过多地讨论与考试相关的事情,不要给孩子规定高考各科的分数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