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是个伪命题-读书无用--教育频道
日前,重庆市招生办公室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分析人士称“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种种原因致使读书‘无用论’思想有抬头倾向”。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管健副教授——
“读书无用”是个伪命题
教育的“投资预期”与“不值得”心理
既然那上万名学生已经“挨”到高三,而临到终点的时候却放弃高考,难道在他们的观念里真的是“读书无用”吗?
在管健老师看来:“这不是一个有用还是无用的问题,而是一个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学习肯定有用,这一点毋庸置疑。去问任何一个人,他从心底还是会承认知识的作用,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实上考虑,这一点是一个不可辩驳的公理。从浅层意义上讲,学习与继续学习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大部分人取得工作和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途径,一旦这个浅层意义无法满足,那么它的提高个人修养、形成更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深层意义也就无法显现。所以就其功用上看,在这一现象中,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读书变得‘不值得’。”
前不久,相关调查显示:有大学生为了求职宁愿接受500元月薪甚至零薪水。调查还列举了培养一名大学生一个家庭需要付出的费用:13万!13万和500元,这样的对比太鲜明,并且出去打工也一样可以赚钱,甚至赚到不止这个数目,在这样的对比面前,人们无须选择即可得出结论。“就读书其‘效用’而言,可能就业难成了‘无用’最明显的理由。同时,虽然教育早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谁也无法否认,教育日渐沦为许多家庭富含利益预期的投资项目,当回报与付出不匹配、达不到预期时难免产生‘读书无用’的观点。”
“伪读书”弱化学习价值
在我们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曾经“惟有读书高”的社会,为什么现在居然会质疑起学习的价值来?
管健老师认为:“从心理学上讲,人作为个体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他的行为是要受到‘参照群体’影响的,在已知范围内,参照群体的某些行为受到来自外力的奖励,那么个体会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和比较,当这种模仿的对象没有了激励作用,模仿遭受挫败,就无法得到强化,从而失去信心和动力。我们前面提到的万人弃考现象也是这样,一旦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陷入困境,那么处于‘前大学生’状态的高中生就会考虑是否继续这一行为,就有可能质疑学习的价值。”
管健老师还认为:“同时也存在一些名不副实的‘伪读书’,使读书的本质意义被掩盖了。”事实上,很多同学在从高中升入大学后,学习状态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忙于各种事务而忽略了专业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学生大有人在。加上大学扩招,可能存在没有达到大学自学能力标准而被扩招入大学的学生。这样,大学生的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并没有达到社会上所期待的程度,故而学习的价值就被弱化了。学习的价值一旦被弱化,就很容易导致社会需求的降低,因此,就“伪读书”的现象而言,并非仅仅影响到自身,而是进一步扩大了。
读书有用而“伪读书”无用
那么我们重新回到“读书无用”这样的问题上来,面对这样的现实,知识在我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似乎在逐渐模糊,作为学生、学校和教育者,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呢?
管健老师提醒大家:“产生‘读书无用’的原因很复杂,很多现状我们都无法改变,学校、学生和老师作为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在大学生被奉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改变的今天,笼罩在读书背后的‘学而优则仕’的光环消失后,我们需要更多地联系实际,从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养上多花心思,让同学们从‘象牙塔’、‘学院派’、‘精英’的浮名中走出,脚踏实地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当然这同时也需要学生个人的付出,年轻人还是要有积极的心态,要更客观地评价自己,更加主动地脚踏实地地充实和完善自己,激烈的竞争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并不是说一定要到大学里读书才是学习,任何形式的学习都离不开个人的探索和钻研,要珍惜时间,勤勉刻苦。”
“读书无用”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关乎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需要我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持续学习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任何难题都会在前进的道路中逐渐解决。但关乎学习者个体的问题,却是“无作为”就“无结果”的问题,那么,返回到问题的原点,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伪读书”无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