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对评语“无所谓”-评语--教育频道
马上就要放假了,很多班主任开始筹备期末总结工作了,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然而,对于班主任“金口玉言”式的评语,如今已经很少引起学生和家长“感冒”,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传统评语千篇一律
“该生……”开头的评语陪伴好几代人走过了学生时代,虽然已经进入21世纪,这种“古董级”的模式依然故我。这种教条式的称呼怎么听都像是要作报告,不像是写给学生的,而是跳过学生直接面向家长,把学生当做旁观者。通常老师们还有个写评语的“万能模板”:“该生思想要求进步,上进心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年年岁岁词相似”,没有任何新意。
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在“万能模板”基础上,老师们根据学生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类评价:如果学生成绩优秀,老师往往不惜溢美之词,大加夸赞;如果成绩一般,老师常说“态度端正、刻苦努力,但要注意学习方法”等语句;如果成绩差,可能就要加点批评的话,若平时纪律还不太好,那就批评更多些。不过,鉴于期末评语会归入学生档案,老师们更多时候会说些空泛的积极评价,批评的话则会尽量“含蓄”,反正没什么人看,“无所谓”,还是给学生“留足面子”。
由于对评语不够重视,加之多是期末突击写评语,很多老师寻找捷径,使用打印版评语。将评语一式多份,裁下来粘到学生的操行评价表上,为了多次重复使用,老师往往简单地采用“万能模板”,连扩展都省了,这样的评语缺乏诚意,容易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反感。
家长、学生对评语不再问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常会苦恼于对自己认识不清,所以很想通过评语了解老师如何看自己,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认识。可是老师应付差事式的评语却使学生丧失了对评语的信任。
家长希望期末通过老师的评语了解孩子在学校一个学期的表现,了解孩子的进步和不足,以便帮助他扬长补短。可是,从评语中他们找不到自己孩子的个性,所有的评语都是雷同的,评语形同虚设。一位老奶奶抱怨说:“孙女上小学后第一个期末拿回评语,我看着老师写的那些表扬的话非常高兴,还背下来逢人就炫耀。可后来发现每学期的评语都没怎么变过。我看孩子成长了许多,咋老师都没看到?”
越是高年级,评语就越不受重视,很多班主任老师忙于期末复习的督导和安排,教学工作也更繁重,而且认为学生长大了不再看重评语,就越会对评语持“无所谓”的态度。一来二去,评语的作用被荒废了,家长和学生也都司空见惯,不再抱怨了。
人性化评语崭露头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老师开始重新定位期末评语,面向学生的师生对话式评语已经慢慢涌现出来。
好的评语直面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爱,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用“该生”,而直接用“你”称呼,还有的老师用昵称或名字称呼学生,使评语仿佛师生间的对话,显得亲切诚恳。除了称呼的改变,在文字上,一些细心的老师还注意使用同龄人的语言,不再刻板干巴,让评语一下子充满活力。
不只把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全面地评价孩子,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善于抓住孩子的优点,真正让孩子喜欢上自己。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帮孩子记录下他的每一个进步,比起期末突击写评语,效果自然要好得多。
另外,不要虚假地回避学生的短处,只要坦诚相对,客观、恰当、清楚地指明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发展更加有力。
一些学校还尝试同学互评,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眼中的自己,对于自我改进和互相勉励都很好。评语,本该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广阔空间,只不过它被遗弃、荒废太久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