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半路出家” 对策还是下策-艺考--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8-0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艺考”即将到来,很多并无艺术基础且成绩不理想的应届毕业生也在主动或被动选择参加考试——

考生类型化的悲剧

或许只是一次考试的意外失误,他们成了学校成绩榜上的“尾巴”;或许寒假里他们一直努力学习,开学时却被强制放弃了“普通高考”;或许他们本来对艺术毫无兴趣,如今阴差阳错地成为“艺术特长生”。

寒假不仅是普通学生难得的闲暇时间,也是很多应届艺术特长生忙于培训和参加考试的关键时期。据报道,为高考升学率做准备,湖北省一高中将考试成绩在300分以下的学生“一刀切”地转入到了美术班。这一规定涉及该校高二年级的50多名“成绩差”的学生。

该校一名被强制性要求转入美术班的学生表示,由于自己没有美术特长,他几次找到学校,但学校已经决定,老师不同意他再回原班。

不应只看升学率

很多有过高考经历的网友坦言,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艺术招考是很多高中心照不宣的惯例,只不过这种“暗箱操作”有一个不能说全无道理的解释:艺术特长生的文化课是薄弱科目。如果普通高考生的成绩无法考入比较理想的大学甚至有落榜的危险,那么艺术特招或许能给他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的机会。

这个理由也成为在全国千千万万所高中里,老师“苦口婆心”地对着学生和家长一遍遍重复的至理名言。让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去参加艺术特招,可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是学校并没有权力剥夺学生参加高考的权利。

高考明文规定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强制高中学生甚至有可能是毫无艺术功底的学生去参加艺术类院校的招生考试,也就是代替这部分学生选定了未来的道路。学校,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无论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们都拥有自由选择未来道路的权利。参加高考与否,作为何种身份参加高考……学生和家长都会权衡利弊,学校只是一个教育场所,应当对所有的学生负责,而不是只对升学率负责。

艺考并不轻松

如果把高考比做万人挤独木桥,艺术类院校招考就成为高中老师和无数考生眼中可以闲庭信步的阳关大道。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每年各高中接纳的艺术类考生中总有一部分人是身份特殊的“复课生”,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在艺术考试中落榜……去年艺考已经证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某省17万参加艺考的学生有一半落榜,这样的录取率甚至低于高考录取率。

由于艺术特长生的竞争日益激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一定的文化知识层次不可或缺。作为“半路出家”的“伪艺术考生”而言,他们寄予厚望的文化课成绩尚不一定具有足够优势,单说陌生的专业知识就将完全打乱他们的学习计划。更何况,即使幸运地走进了艺术类院校的大门,也不一定就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一定就考不上大学,这是一个充满选择和机遇的时代,他们或许会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做出一番事业。对于所有的高中生而言,高考的魅力在于它无论对谁都是公平、开放的,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践踏学生权益,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误解乃至亵渎了高考,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