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我 催生“飞特族”-飞特,自我,就业--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7-09-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庞大的求职大军中,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群体——飞特族。何谓“飞特族”,他们怎样看待生活?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做飞特,得有飞的实力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飞特族”,必须具有“飞”的能力。

“人挪活,树挪死,人要在不断变化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初见小梦(化名),记者被她稚气未脱的外表给哄住了,这个28岁的姑娘酷爱动漫、电玩,又具备英、韩两种语言能力,曾在韩国釜山大学和首尔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

小梦表示,她去年秋天就已经完成学业,归国后,她凭借实力在1个月内就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一家韩国连锁教育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在从业3个月后,小梦就毅然放弃了这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回到了位于天津的家中。“说这样的话可能有些自大,但事实就是这样,我在1个月内就摸透了公司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相当陈旧且不符合中国国情,不利于我的个人发展。”在陈述离开公司的理由时,小梦说得理直气壮。

目前,小梦在天津的一家房地产公司供职,对于现状仍旧存在不满情绪。她说,这已经是她回津后的第二份工作,公司运营管理上仍存在缺陷,对于这些缺陷,她想努力去改善,帮助公司更好地发展,如果不能如愿,她将再次选择离开。

做飞特,要有足够理由

针对飞特族的性格特点,在本市某事业机关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邹先生表示,并非每个年轻人都适合飞特的生活方式。

面对记者,他提出了一些建议,提醒那些有固定职业但不满于现状的年轻人:想要做个飞特族,还要有足够的理由。

首先,如果对眼下的工作不感兴趣,认为自身特点和优势与这一职业的发展方向不统一,可以考虑职业转换;另外,如果所处行业不够景气,前途渺茫,也可以考虑换工作。相反,如果自身能力无法胜任目前的工作,那么草率辞职则不算是明智之举,与其放弃前期积累的经验重新开始新工作,不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修充电。

其次,如果年轻人在职场上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或者因感情或人际关系引发情绪波动,则要考虑自身的抗压能力。如果可能,还是不要轻易辞职,尽量学会放松和调试心情,在平稳的状态下找到未来的发展目标。如果目标与现有的工作相契合,那么就无须考虑从岗位上“飞”走。

做飞特,还要有足够资本

“30岁前,我们赚取的是未来。”相信不少工薪族都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飞特的出现似乎与这种赚取未来的理念背道而驰。不能坚持意味着半途而废,频繁地改变职业,无异于令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坎坷多变,对频繁更改的工作环境需要不断的重新适应,职业的积累过程经常被打断,没有连贯性,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归零。对于持有“30岁前赚取未来”想法的人,飞特无疑是一种太过随兴且不明智的选择。

对飞特族的生活方式,本市政法干部管理学院的马老师并不认同。“我大学毕业后,在教师岗位上连续任职4年,不断积累经验,直至今日,都没有更换工作的打算。”

她认为,生活的目标是追寻幸福,但是,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标准。在她看来,只有脚踏实地的生活,认真对待周围的每个人,肩负起前辈交给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才算是幸福。相对于她,飞特精神虽然浪漫,但有些散漫,有些不负责任。她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够认真,容易使生活变得潦草,脱离现实,反倒离幸福越来越远。

何谓“飞特族”?

“飞特”即英文Freeter,是由英文Free(自由)和德文Arbeiter(工人)组合而成的生造词。“飞特族”是指那些从事时间弹性较强且不固定工作,能够灵活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坚决反对“朝九晚五”,充分享受自由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由那些从事兼职工作不满5年的年轻人组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