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被啃 从小抓起(图)-啃老,自立,家庭教育--教育频道
李先生是河北区的一位退休干部,老伴是一位退休老师,他们的大儿子毕业后成家立业,生活境况不错。但是二儿子却让他们头疼不已。由于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二儿子只好进了一所高职学校。他毕业后干过几份工作,但都没有干很长时间,直到结婚的年龄,也都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只好靠李先生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养活。前年他娶了一位妻子。因为妻子来自农村,在城市里一时难以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于是现在,二儿子这对年轻的小夫妻都不得不“赖”在父母家啃父母。李老先生对此也很无奈,他说幸亏自己和老伴有退休金和一些积攒,要不二儿子连成个家都难。但是李先生的老伴却灰心丧气了,说起儿子的事情直叹息,每天为此感到难过。
采访中,那些日夜劳累的父母愁苦的表情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成年孩子,一个死活不肯断乳的“大”儿女,他们苦不堪言。我国是一个崇尚“孝”道的国家,“割肉孝亲”、“卧冰求鱼”的故事被代代相传了几千年,然而在现代社会里,那些二十四孝的故事逐渐被人遗忘了。如今,一些父母在无奈地“割肉养子”,实在令人心酸。
啃老族的借口:本人就业困难
啃老族的条件:父母比较富裕
“啃老族”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个流行词,“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指的是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里上学,更没有去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必须依靠父母或家人生活的青年人。这些年轻人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调查显示:目前七成失业青年靠父母抚养,成为寄生在家里的“啃老”一族。青年失业家庭中,平均每个家庭负担1.2个失业人员。其中,具有高学历、高知识型的“啃老族”也为数不少。高校毕业生“啃老族”的涌现引发了许多教育界和其他众多热心人士的担忧。找不到工作是啃老族的借口,因为社会工作岗位有限,再加之对学历、岗位的要求较高,就业难已经成为“啃老”的借口。还有专家分析指出,农村出来的青年“啃老”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在有条件的城市里,由于父母相对比较富裕,这种“啃老”的趋势就会愈加明显。
父母如此教育孩子
教他如何不“啃”你?
虽然就业难是产生“啃老”的原因,但是其背后的根本因素却和家庭教育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本市有一位王姓青年,自出生后一直娇生惯养,今年35岁失业在家的他,依然受到父母的宠爱。已经六十多岁的王姓青年的父母竟然表示,如果孩子不依赖他们,他们反而会有失落感。
有关专家指出,“啃老族”的形成,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都是父母安排好的,他们习惯了被呵护,因此,毕业后选择不工作也是等着父母养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有些啃老族甚至是因为工作之后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重新回到“啃老族”行列中的。此外,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关心孩子身体健康,比如衣着是不是避寒保暖,膳食是不是营养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因素,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家庭责任观的培养。也正是这种教子方式,造就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在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虽然暂时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圈,但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孩子还是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挡风避雨。有些孩子将啃老视为理所当然。搜狐新闻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4%的人表示自己身边有“啃老族”,对于“啃老”,约有38%的人觉得很正常或者无所谓。
教责任,教他学会感恩
避免被啃,从小抓起
现代教育强调让孩子们“张扬个性,自主成长”,但这绝不是让孩子们自觉成长,过于强调个性的凸显而忘本,失去起码的道德准则和历史责任感,为所欲为。很多人都感言,孩子在大把大把地浪费时,早已经忘却了“粒粒皆辛苦”,把父母为之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偶像,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他们知道麦当劳、肯德基的价格,却不知父母的疾苦。如此一来,不“啃老”才怪。
除了应该加强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外,加强感恩教育也是避免啃老族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教授刘援朝老师指出,感恩教育的缺乏是现在“啃老族”出现的另一个原因。现在很多家长不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感恩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他说欲教孩子感恩,家长自己要先学会感恩,比如坐公交车,人们会给抱孩子的家长让座,此时,家长就要把这种感恩的心情向孩子传达。
相关链接
啃老的消极影响将凸现
有专家预测,目前啃老族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还不太明显,10年后就会非常突出。在国外,已经有人开始重视此问题。2003年,日本设立了“年轻人自立挑战战略会议”,开始寻找解决“傍老族”问题的对策。在2005年的年度预算中,针对“傍老族”和自由职业者,日本政府计划拨款810亿日元帮助年轻人提高工作积极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