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在沉重中升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7-07-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个青年教师的困惑:今天我们拿什么来爱学生?》,折射出高校在学生管理、课程设置和成绩评定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而化解,青年教师的困惑也会随之而释。

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也是学习社会规则,培养敬畏精神的过程。高等学校既是科学知识的殿堂,又是社会责任、民族精神的源泉所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高校教师的执教态度对学生的人生态度具有重大影响。教师爱学生是执教的感情底蕴和心理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途径,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具有多重意义的大爱。

首先要用学术力量来爱学生。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爱学生的首要表现就是给学生以真理。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区分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他们佩服那些学识渊博、功底深厚、讲解清晰、循循善诱的教师,其实质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爱学生就要在课堂上、实验中使学生有所收获,使他们折服于真理的力量,培养起他们对真理的敬畏。

其次用公正精神来爱学生。公正精神表现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中一视同仁,高分就是高分,低分就是低分,不靠主观意识评定分数,更不给人情分,从而维护严谨的学风。公正精神表现在对学生的课堂管理中按校规校纪要求,不偏袒,不遗漏,从而养成良好的教风。要使学生懂得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才能得到好的成绩,从而鄙视学习中的投机取巧,使学生养成公正意识。

第三要用责任意识来爱学生。“教不严,师之惰”,责任意识在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真知是在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学生学有所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严格要求既是对学生的学业负责,也是为社会未来负责,学生们的真知灼见是他们造福社会的利器。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青年教师不仅要具备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还要有勇于创新、探索新形势下教育规律的精神,从而解己之疑、释己之惑。(河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师李树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