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暑假规定-暑假--教育频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07-07-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暑假开始了。如果你告诉家长:暑假主要是给孩子玩的,家长一定跟你急,说你不安好心,误导孩子。因为多年来,家长早习惯将寒暑假视为“第二课堂”,用来家教、上补习班或特长班,安排得一点不比上学轻松。

如果你再告诉家长:50年前,有些学校就规定学生暑假以休息为主,家长多半不信。那么,就以实物为证。

笔者存有多张1957年7月6日江苏宜兴县高塍区大圩小学的《学生成绩单》,背面均印有“暑假附告”,类似今天的《告家长书》,现从中摘录几条。

一、“暑假主要是给儿童休息的,但亦应督促他复习功课和看些课外书籍。”即以玩为主,学为辅。学多久?“每天保持2小时的学习。”那其余时间呢?自有安排。

二、“暑假中,请家长鼓励儿童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和投入积肥、护苗等田间力所能及的劳动工作。”放在现在,就是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志愿者活动,或勤工俭学,培养劳动观念和生活能力。

三、“暑假中请家长对儿童进一步加强思想品质和劳动教育。随时鼓励进步,发扬优点,帮助改正错误。”关键是“鼓励进步”一句,教家长关注孩子日常的闪光点,赏识孩子,说明当时的学校颇懂点教育心理学。

综合这3条,就是把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品德修养、学习娱乐贯穿在暑假全过程,而不是把暑假当作“又一学期”。这同50年后现今提出的“过素质教育暑假、快乐暑假”有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50年前的乡村老师,就有如此开放、长远、人本化的教育理念?

也许有人说,50年后社会、教育、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照搬以前的做法不合时宜。的确,50年来很多都在变,但为了国家的未来,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宗旨始终都没有变。要说变化,恐怕是我们的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浮躁,家长的功利心变得越来越迫切,最终让学校和家长无法顾及学生的成长规律,只有狠着心,逼着、赶着孩子往应试教育的“成功”路上奔,包括“暑假”也不能幸免,这就是现在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快乐和心理问题丛生的内在原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