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该不该重回课堂 学生:"用心奖罚"我接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近期,广东省司法厅公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其中关于教育惩戒的内容成为关注焦点。条例明确: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然而,对于这个为教师“撑腰”的规定,诸多受访教师却纷纷表示“不敢用”“不愿用”。

近期,广东省司法厅公布《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其中关于教育惩戒的内容成为关注焦点。条例明确: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然而,对于这个为教师 撑腰 的规定,诸多受访教师却纷纷表示 不敢用 不愿用 。

依中国传统思维,教师的形象与戒尺密不可分。从前,从家长到社会,都认可教师有惩戒学生的权力;在现代教学实践中, 戒尺 也成为了教育惩戒权的代称。为了正常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一些教师会对违规违纪的学生采取惩戒。教师法也规定,教师有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的义务。

但是,现在却有老师明确表态不愿行使惩戒权。即便《条例》试图将 戒尺 还给老师,他们还是摆摆手,摇摇头,后退一步。这不仅令人唏嘘,更值得我们反思。惩戒是不是教育的一种 必要手段 ? 戒尺 该如何发挥作用?是什么让老师们面对惩戒权退避三舍?惩戒与体罚有什么区别?面对教育惩戒中存在的争议,家校之间应该达成哪些共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策划了这期 议事厅 ,邀请新华社记者、学者和学生,就教师的惩戒权的话题各抒己见,以期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玻璃心 父母带不出 硬核娃

试图将 戒尺 还给老师,老师们却摆摆手。这不仅令人唏嘘,更值得一些人反省。是什么让老师们面对教育惩戒权退避三舍?

从一些新闻中可见端倪:孩子座位被调整了,家长投诉要求换班主任;孩子犯错被叫家长,家长带着律师和录音笔来校;就连去年轰动一时的 严书记事件 ,起因也是一位母亲不满老师将女儿单独安排座位,要求老师公开道歉

这些案例看似各有轻重,背后却有同一个逻辑:在一些家长眼里,自家孩子内心脆弱、自尊心强、行为无辜,不仅打骂不得,连说都说不得。在不少家校矛盾事件中,常常可见家长 小题大做 的身影,而一些管理部门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最终导致家长泄了火,老师伤了心。

教育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管赔礼道歉,二管家长维权,三管辞职赔钱。这句话形容的正是老师管教学生可能导致的后果。

不难发现,在一些典型案例中,父母的 玻璃心 直接导致了维权行为 用力过猛 ,进而引发了激烈的家校矛盾。这令人不得不问一句,老师不再拿戒尺,究竟是因为如今的孩子娇贵如同 瓷娃娃 ,还是因为部分家长有颗 玻璃心 ?

必须承认,在一些极端个例中,确实存在老师滥用教育惩戒权的情况,因此,家长有意识、有能力维权并非坏事,它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但我们在肯定家长维权意识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提醒一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以维权之名行 校闹 之实,小题大做,一惊一乍,伤害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家校共育的良性互动,长久来看,最受伤的是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鼓励、也同时需要纠偏的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及对学生的教育时曾说: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们不能一边寄望于老师教出好孩子,一边又反对老师惩戒 熊孩子 。如果家长放任并无限放大自己的 玻璃心 ,无异于既要老师履行管教义务,又不允许老师拥有管教权利。

除了导致老师 不敢管 ,父母的 玻璃心 对孩子还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孩子的成长自有其规律,而父母过度的关注甚至是焦虑,化作过激反应投射到孩子的教育中,实则是对成长过程的 过度参与 。以 包办 的方式代替孩子面对挫折,鲜花掌声全给你,日晒雨淋我来挡,这样的 温室教育 ,如何能教出 硬核孩子 ?父母尚且 输不起 ,孩子怎会 不怕输 ?

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 玻璃心 面对批评与挫折,并以激烈的态度拒绝反思,这无疑是一种偏激的、错误的行为示范,甚至会给孩子的成长营造出高度敏感、极端情绪化的环境。父母的心境是一片大海,孩子是海上的一艘小船,如果大海动辄波涛汹涌,小船又如何能平稳航行?挨批评就 炸 的父母,如何能教出情绪平和的孩子?

鼓励与惩戒,是教育的AB面,无论缺了哪一面,教育都是单薄的、片面的。如果适当、合理地行使教育惩戒权,却动辄得咎,教育这个 良心工程 难免会变成 寒心工程 。 玻璃心 父母带不出 硬核娃 。(记者袁汝婷)

家校共育才是最好的 戒尺

熊孩子 在学校捣乱,老师该如何管教,近年来成了一个颇受热议的话题。 云南一教师体罚学生,校长被通报批评3名教师被处分 无锡一教师体罚挖苦学生,校方回应:调离一线教学岗位 学生未完成作业,老师戒尺打手被通报 网民观点却有所分化:有网民认为,体罚学生是不对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碰了孩子就是不对,理应受罚;也有人认为, 玉不琢不成器 等老话已给师生关系作了界定。

体罚学生肯定欠妥,尤其为发泄个人情绪、树立个人权威而对孩子实施体罚,不仅应被严格禁止,还应对在此动机支配下体罚学生的教师予以严惩。

对如今大多已为人父母的 80后 而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等名句,曾让不少人将 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 当作儿时理想。

严师出高徒。孩子犹如小树,不把成长过程中的枯枝烂叶及时修剪掉,小树难以更加挺拔。老师若不能及时教育学生,学生的过错行为会很容易得到强化,无益于健康成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开始顽皮淘气、惹是生非,当其桀骜不驯几乎无人能管时,正是一顶紧箍和唐僧的循循善诱,令其步入正途。

无规矩不成方圆,强化孩子对规则的认知本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把 戒尺 还给老师,使之对 熊孩子 进行适当的惩戒,大多数人都能接受,但问题难就难在 适当 二字。一些人认为,还给老师的戒尺要有精准 刻度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条例或规定只能就大方向进行规定,何时、如何举起戒尺,力度如何,这些都要靠教师因人而异的自由裁量,单靠精准 刻度 最终往往使规定流于形式。

家校共育是最好的戒尺,对 熊孩子 的管教,家长不能缺席。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一方的事,良好的教育生态从来都需要家校双方共同维护。与其讨论老师手中戒尺的尺度,不如用家校共育为孩子织就明事理、懂规矩的 经纬线 。

家校共育并非新词,我国不少地方都有过探索。简单而言,就是教师和家长间的信息交流要更加通畅,教师有义务向家长通报孩子在校情况,家长也有责任保持对孩子的关注。记得小时候,家访和被老师 叫家长 是小朋友们最紧张的时候,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老师的家访能让家长详细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老师与家长之间也增强了信任。现在通信技术发达了,微信、电话都能及时通报信息,类似家访式的交流却少了。

孩子教育不能 坐等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紧密沟通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形成合力,从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探索 家校共育 ,不是学校向家庭 甩锅 推卸责任 ,其根本目的是让学校和家庭教育能无缝衔接,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动态,有的放矢引导、教育孩子。家校双方教育孩子,可能要比学校单方规范效果更好。

记者的孩子正读幼儿园,记得孩子第一次在幼儿园调皮捣蛋时,老师善意地与家长多聊了几句,指出孩子问题所在,家长回家做一些思想工作后,老师会将孩子在幼儿园的变化反馈给家长。一两次这样的良性互动后,每过一段时间,家长就会主动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动向,这样的交流虽让孩子感觉有 压力 ,但也在潜移默化中让他感受到规则与规矩的约束,逐渐开始自律。

当然, 家校互动 家校共育 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更不是布置一些作业让孩子与家长共同完成就叫互动、共育。

要加强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常态化互动交流,注重教育工作的家校联动,可以通过探索 家长进学校 教师家访 父母课堂 等来逐步实现。从更具现实性的意义上看,在戒尺 尺度 有待规范的当下,不如下大力气形成家校合力,多探索家校良性互动的方式更实际、更有效、更管用。(记者何晨阳)

惩戒不等于体罚

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标志之一是管理手段从暴力转向非暴力,从动拳头转向动脑筋。把严师出高徒之 严 等同于体罚学生,呼唤 戒尺 回归,是在偷换概念。

按照美国全国中学校长协会的定义,体罚指故意施加疼痛以应对学生不可接受的行为或语言。体罚学生,东西方都有悠久传统。英谚云:省掉了鞭子,惯坏了孩子。英国小说家、《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作者罗尔德 达尔在自传中描写英国私立学校如何粗暴体罚学生,读来心底生寒。达尔终生厌恶学校教育,体罚让他领悟的不是校长、老师的关爱和负责,而是成年人的虚伪、冷酷与恃强凌弱,是 暴力本身就够坏的了,更可怕的折磨却是被迫目睹施暴并等着厄运降临自己头上 。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禁止学校体罚儿童,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根据维基百科,截至2016年,全球有128个国家和地区禁止学校体罚儿童。

目前全美50个州中,仍有19个州允许公立学校体罚学生。但即便在这些州,越来越多学区已自行出台体罚禁令,其中4个州近年没有学校对学生进行体罚,许多州还规定学校体罚学生前须征得家长同意。

民权团体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调查报告指出,体罚难以界定 合理 程度和受到监管,容易被滥用。在允许体罚学生的得克萨斯州和密西西比州,有学生仅因嚼口香糖、跟老师还嘴、上课打盹、违反学校着装要求、未经许可上厕所等轻微违纪行为被打板子,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体罚遭受身心伤害、留级或者退学。

调查还显示,越是较穷困、资源少、教学管理混乱的学校,越倾向于体罚学生,但体罚学生并不能有效维持学校纪律或改善教学环境。美国全国中学校长协会指出,体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学业成绩存在不利影响,与学校逃学率、辍学率及青少年暴力和破坏行为等有内在关联,也给学校带来更多法律责任和风险。

2018年11月,美国儿科学会发布声明强烈反对学校体罚学生。相关研究表明,体罚不仅给未成年人带来身体伤害,还会使他们感到无助和羞辱,自尊和人格受损。对学生进行体罚,往往会摧毁师生间的信任关系,助长课堂歧视和校园欺凌行为。遭到体罚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行为障碍,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害怕表达,学习兴趣降低,具有攻击性和暴力性。没有受到体罚的学生也会因不良学校氛围受到困扰。如果学校体罚学生成为常态,还会让学生把暴力行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把使用暴力视为处理问题的正当方式,连同家庭暴力也视为正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