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全面落实阶段 地方高校如何落子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要妥善处理好 快 与 好 的关系,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 又快又好 是我们推进 双一流 建设的目标。 快 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部署,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这是进入新时代人民对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迫切需要。它要求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聚精会神地投入这项伟大事业。但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必须以 好 字为基础,坚持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扎实推进内涵发展,稳步提升教育质量,不走规模扩张的老路。要更加重视遵循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规律,努力提高建设质量;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有效供给撬动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切实提高供给质量。地方高校要抓住 地方性、应用性 这些根本属性,不断提升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既要做 接天线 的科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增强重大技术攻关能力,但更多的是要做 接地气 的科研,扎根中国大地,把科学技术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要妥善处理好 变 与 不变 的关系,坚决打破僵化,激发生机活力。当前一些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评价制度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僵化问题,亟待变革。

变 就是要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重塑教育形态、推动课堂改革。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 放管服 改革成果,激发地方高校自主办学活力。要坚持开门办学,强化与产业界和社会的互动,精准对接各类需求;改变单纯强调高学历的现状,丰富其产业经验和从业资质,构建教师队伍分类建设、分类发展、分类管理体系;破除 五唯 等顽瘴痼疾,构建突出人才培育成效和注重实际贡献的多元评价体系;改变单纯强调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的现状,兼顾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解决实际和复杂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系统思维和论文撰写的训练。打破僵化,激发活力,这也是地方高校又快又好地推进 双一流 建设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担当。当然,既要有善变的智慧和担当,又要有不变的坚守和定力。

不变 就是要坚持四个回归,以人才培养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根,充分发挥大学的主体作用,回归教育本性,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办学。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有追梦的激情和理想、圆梦的奋斗和奉献。

三要妥善处理好 内 与 外 的关系,升华内涵发展的动力,同时增强外在资源的获取能力。苦练内功,外拓资源,这是地方高校又快又好地推进 双一流 建设的动力源泉和资源保障。

苦练内功就是说,地方高校要夯实教师队伍之基,用心把人才培养做实,把科学研究做实,把服务社会做实。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地方高校的发展动力,又是其无可推脱的责任担当。服务需求的能力大小就是评价地方高校 双一流 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要在精准研判、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各类需求中找定位、找特色、找资源。

大学是一个资源外部依赖性很强的组织,在苦练内功的同时,地方高校还要提升大学的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积极主动地从外部获取大量资源。虽然从中央到地方用于 双一流 建设的经费在不断增加,但地方高校尤其要清除 等、靠、要 的思想,不能习惯性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投入,要在服务需求中求发展、在特色发展中取资源。地方高校在各类资源竞争中劣势明显,财力基本上是保民生、保运转,在特色办学、特色学科培育过程中大都遭遇严峻的资源约束。

为此,地方高校要找准生态位,激活自身资源获取意识、内生资源获取能力,着力从市场中补偿、充实发展资源;要追求较高层次的学科生态位,从学科内部生态的完整性、学科间生态的协调性、学科外部生态的适应性等三个维度剖析资源获取能力提升的必然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资源获取能力的强弱也应该成为地方高校创建区域 双一流 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要妥善处理好 点 与 面 的关系,选准特色发展的突破口予以重点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流大学的发展根基就在一流学科,一所一流大学必然拥有一个或几个一流学科,学科齐全并不是地方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现实证明,对于先天基础较差的地方高校,如果能立足校情,瞄准创建一流这个目标,选择有限的几个优势特色学科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举全力将其建设成为一流学科,然后以点带面,以重点带一般,也必然能够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地方高校 双一流 建设应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凝练各具特色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流大学精神,创建引领文明进程的一流大学文化;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做实社会服务,提高地方高校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在以上四大关系中, 快 与 好 的关系是前提基础, 变 与 不变 的关系是制度保障, 内 与 外 的关系是资源条件, 点 与 面 的关系是现实路径。这四者紧密相连,互为一体,共同推进地方高校进入加快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快车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