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考场”父子互换 你输不起我怎么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1-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来自厦门的80后公务员原涵,最近和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原伟瀚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主打“父子互换”模式的西瓜综艺《考不好没关系?》开启线下实验:来自厦门大同小学三年级的50对父亲和孩子“互换身份”,爸爸们作为考生亲自体验了一把孩子们的期末考试

来自厦门的80后公务员原涵,最近和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原伟瀚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主打 父子互换 模式的西瓜综艺《考不好没关系?》开启线下实验:来自厦门大同小学三年级的50对父亲和孩子 互换身份 ,爸爸们作为考生亲自体验了一把孩子们的期末考试

主考官及主持人由陈铭担任,考试分为 真题卷 及 生活卷 两部分,其中 真题卷 的题目全部来自三年级日常考试的真题,包括7000千克等于多少吨、标注拼音及竖式计算等基础问题。

见证考试全程的看到,这些00后爸爸入场前还能 无所畏惧 地大笑着,以为考小学生试卷岂不是小菜一碟。结果写着写着,他们的笑容渐渐凝固,眉头渐渐紧锁,答题严肃程度不亚于经历高考,有的家长写了答案想想不妥,又赶紧划掉,和小学生考试状态无异。

仅仅为 仿佛 裸露 这两个词标注正确拼音,或是填空 ()()中西 ,这类题就考垮了数位家长,写出来的答案令人啼笑皆非。最终50位参加考试的父亲中没有一位得到满分,93分是这次家长真题考试的最高分,整体平均分为66.8分。

爸爸重作小学生,到底能考多少分?坐在候场区的孩子们得意洋洋地围观和嘲笑: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写错啦!

而相较于 真题卷 , 生活卷 考试情形更引人深思。 生活卷 答题环节,是父亲和孩子各自单独作答。卷面问题集中于孩子个人情况,比如孩子生日、孩子的朋友、偶像等。现场考试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父亲,并不算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例如

提问: 您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 孩子答,想做外交官;其父答,没看出他长大想做什么。

提问: 您和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是什么? 孩子答, 审题要仔细一点 ;其父答, 我爱你。

在父亲上一次发脾气的时间这一问题上,很多家长的答案和孩子的答案相去甚远,有的父亲自认为当时没动怒,但孩子坚决 判定 父亲发了很大的脾气;有的父亲记得自己上一次发脾气是很久很久以前,但孩子的感知却是昨天,记忆清晰到能复述时间地点事件等所有细节。

记者看到,现场几位父亲考后开始展开自我检讨: 平时因为工作繁忙,再加上自己也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人,和孩子的交流相对比较少。 如果孩子妈来参加,这两份试卷能考得好很多!

还有父亲承认,自己平时在公司身处管理层,回家不自觉就会用对下属的标准衡量女儿,沟通不是很愉快。

为什么父子之间就不能好好聊天呢?

全场 真题卷 和 生活卷 两部分考分最高的父亲,是原涵,他向提起了一桩小事。

儿子出生后我们去拍全家福,那里有 许愿墙 。我看了一遍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发现大同小异,就是两个关键词:健康、快乐。

明明对孩子的原始、终极愿望都是 无欲无求 的,然而00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却总是无法抑制, 不谈学习,父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甚至还诞生了新的网络热词 恐辅症 ,具体名词解释为 形容父母辅导作业像渡劫、一辅导就情绪失控血压上升的一种当代疾病。据悉 恐辅症 和 路怒症 已并称为中年人两大疑难杂症。

原涵说,面对孩子学习时,他心里也不免 总有两个小人在斗争 ,其中那个 好爸爸 在说考不好没关系, 坏爸爸 则坚持觉得很有关系。到底有没有关系?原涵坦言,当下00后父亲一面受上一代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理念影响,另一方面又在接受 别压抑孩子天性 新式教育理念的洗涤。两面夹击,会感到十分矛盾,没有明确答案。

原涵在看《考不好没关系?》时,里面一个爸爸答错题要被淘汰,孩子急哭了,大喊 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这个画面令他感触很深,意识到也许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亦是充满极高的期待,若自己工作不努力,小孩同样也会感到非常失望的。

《考不好没关系?》节目整合了近10万条小学生考试真题,每期邀请21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域文化的素人家庭,父亲答题,孩子观战。孩子可以看到爸爸做自己考题时的窘态,家长们则切身体验孩子坐在考桌前的焦灼,以及孩子被父母指责太笨时的难受。

西瓜视频相关负责人庄军介绍,《考不好没关系?》希望通过身份互换的设置和镜头对两代人在 考试 状态下的真实展现,把隐藏在家庭教育中的代际关系、沟通障碍、教育缺失等矛盾及问题,从生活推向屏幕,引起更多家庭的关注。

在泪水和在乎中撞击出对孩子的爱。 节目制片人凌霞透露,参加完节目的许多家长,都会感慨自己受到触动,与孩子关系会有所改变,得到缓和。 家长没答出来,孩子那么在乎,会哭,说明孩子真的很爱父母 。

另外,凌霞指出,《考不好没关系?》节目某些较为 刺激 的设置还会呈现出第二种意义,即 生活有苦有甜,有幸运也会运气不好,生活哪有次次公平?是一种人生和戏剧交接的情境 。

例如在节目中有一个总是抢答失败的父亲,害怕女儿太过失望,主动提出退赛。陈铭当场表示不赞成, 此时此刻对孩子来讲,最重要的不是怕情绪上的伤害,而是责任感的建立,如果让她知道在履行契约的过程是因为情绪上的原因、能力上的不够,就可以做到颠覆契约,对她未来的影响会更不好。

那位父亲接受了陈铭的劝告,并由衷说了一句,他自己就是从云南考出来到苏州上大学的寒窗学子,而一生当中,他是多么渴望能真的 考不好,没关系 啊。

父子互换 考试,双方的表现暴露出当下亲子教育的两个问题:家长 输不起 与孩子 输不起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田宏杰分析,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表达的方式可能需要调整。 家长有没有在打的时候完全是因为 我好生气,我要发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是这样的话,绝对不可以打。你发泄情绪打了他,跟他的害怕紧张情绪联系在一起,孩子是不愿意学的,学的时候是害怕的 。

田宏杰指出,孩子的思维方式与家长不同,大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孩子更偏向具象思维。因此,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单纯的讲道理或者打骂是不科学的。家长们可以尝试把期望形象化,引发孩子的情绪共振,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而要强的孩子们 输不起 怎么办?

不是想输不起怎么办,而是输的时候怎么办,在他们心理就两个纬度:输和赢。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看到哭,还要看哭的下面有什么,为什么哭? 田宏杰表示,有一些事是可控的,比如因为没复习好,把该会的题做错了,那么家长就要和孩子分析下一次如何做好。了解掌控的方式和途径,孩子就不怕输。

而面对不可控的 不公平 情形,比如孩子碰到了超出能力范围的难题,田宏杰建议,此时家长可以对孩子说: 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下一次我们多看这么难的问题,就会做了。 把所谓的输当 宝 一样看,明白输是下次成功的基础,孩子就会获得较大的动力。

(记者 沈杰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