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反转
3月初,拿到刚刚出炉的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的抽查结果,北京体育大学教授、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有些抑制不住的兴奋。
张一民是牵头修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负责人。从2000年开始,他参与了历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监测等工作。
从2015年到2017年,受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全国32所高校分别组成32个抽查工作组,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复核,并对当年各地各校上报的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比对,抽查对象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学生,3年的有效样本分别为126080、221053、220330人。
张一民是这3年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在对比了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后, 我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青少年的体质终于稳步回升了。 张一民说, 我对2018年的数据更有信心了。
史上最高规格 的学校体育文件发出动员令
在张一民的印象里,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的关注始自本世纪初。
2001年,包括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内的10个部委参与的《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布。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有了国民体质状况的家底。媒体对这份报告的概括简单而形象:中国人长高了,发胖了,变弱了。
而青少年体质因为有所对比而格外引起社会的关注 1985年,当时的国家教委、体委、卫生部和国家民委4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性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并把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下来,每5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1990年和1995年的调查结果都是一个结论:持续下滑。当时,这个问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之所以长期得不到社会、学校,尤其是家长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多呈滞后性。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不佳带来的危害,往往要在青少年成年以后才会逐渐显现和发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分析。
2000年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在青少年体质连续15年下滑后,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了上自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全员关注。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0年中国拥有12.59亿人。而同一年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从幼儿园到大学共有2.4亿多名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20%。可以肯定地说,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今天全民健康的 基数 ,是明天全民健康的 基石 。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体育锻炼得到加强,但青少年 运动不足 的问题仍然突出,体质健康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教育部联合体育总局修订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并于2002年出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也是在这一年,教育部要求把给学生做体测推广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2005年,5年一次的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又出来了,状况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这一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和肥胖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为此,美国制定了 美国为了更健康的青少年一代行动起来 的国家体育活动计划;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恢复苏联时期的 苏联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 ;日本对《体育振兴计划》(2000年)进行部分修改,把 抑制学生体质下降,增强学生体质 作为体育振兴的首要目标。
各国经验表明,青少年体质健康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国家发展,涉及国家利益,必须进行国家干预。
而其中,学校体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工程。于是,号称 史上最高规格 的学校体育文件出台了。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被业界称为 中央7号文件 。这份文件明确提出了 533 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更重要的是,中央7号文件强调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
体育课虽小,却关乎青少年体质;学校体育工作虽小,却关乎青少年成长成才。在不少体育研究者看来,中央7号文件这是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
53号文件出炉记
2012年,中央7号文件提到的时间节点 用5年左右的时间 到期了。 2012年以后,中央7号文件的相关内容和要求还是否要继续执行?
而此前,经过一番努力,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续25年下滑的现象开始得到初步遏制 下滑趋势放缓,但是视力不良继续上升,并首次出现低龄化倾向。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21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一次明确把学校体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 加强体育,牢固树立 健康第一 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作为战略主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规定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
美好的愿景需要有相关的文件或政策体系跟进、细化和系统化。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教育部门需要有明确的意见,更需要对中央7号文件实施的5年效果进行评估,提出下一阶段学校体育的工作思路和要点。为继续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2013年需要出台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新文件。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刘海元说。当时,他被借调到教育部体卫艺司工作,全程参与了这个 新文件 ,即后来被称为 53号文件 的起草过程。
2012年3月5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向有关部领导汇报全年工作计划,并提出请示,建议以教育部办公厅名义开展中央7号文件实施5周年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的积极性。
3月8日,教育部领导同意这一请示,并建议 将全年体育工作以此为线贯穿起来,统一以部名义印发一个2012年含大中小学在内的体育工作的文件 。这被认为是起草53号文件的直接起因。
时隔3日,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北京体育大学校长的杨桦,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现行升学考试制度下,进一步加大体育课的比重,确保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把体育作为中考、高考必考科目,并与语、数、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二是进一步加强保障青少年体质的系统规划和法制建设;三是落实好各级政府对学校体育的保障措施。
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这个建议,明确要求:青少年体质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目前状况堪忧。要认真研究采纳有关建议,完善法规措施,提供必要设施,动员组织社会力量, 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保障。刘海元对此记忆犹新。
5月8日教育部党组召开会议,一致认为:怎么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都不为过,要出实招、硬招和绝招来加强学校体育,要把政府、家长和学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学校体育的难题,并提出应该以 意见 的方式下发文件。
6月28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国务院召开,10多个部委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对教育部提交的《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稿进行了审议。10多个部委领导同志一致赞同此文件的下发,认为加强学校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并同意把体育纳入考试,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此外,他们还建议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监测的督导检查,并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与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结合起来。
7个多月的时间,经过6次大的修改完善和近20多次的小修改后,10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正式发布,明确了 十二五 期间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力争到 十二五 期末,建立起学校体育的绩效评价机制、合力推进机制和条件保证机制。
作为中央7号文件的延续和细化,53号文件以解决当前学校体育存在主要问题为切入点,操作性更强,意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体制和机制,为学校体育长效工作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季浏这样评价。
学校体育是改革进入深水区要啃下的硬骨头
党的十八以来,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文件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年4月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
2014年7月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2015年4月1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
2016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学校体育的顶层设计日趋完善。
其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 ,而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这23个字被认为充分折射出中央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高度重视和延续性,并提升了重视程度。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凡是列入《决定》中的问题都属于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从这点来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即是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说。
更进一步的解读是: 中央把学校体育列为重要国家大事,把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视为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是要坚决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毛振明说,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之高,解决学校体育问题的决心之强,学校体育责任之重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