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北大生与父母决裂 谁造就了“残废的皇族”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名)符合所有 别人家孩子 的特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读研 然而,光环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 拉黑 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 过度关爱 。(红星新闻1月28日)
留美北大生 高考状元 12年春节不归 拉黑父母6年 当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时,这则消息顿时呈刷屏之势。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子女生活无忧、成绩优异,这样的家庭似乎没有任何缺憾,可是,两代人之间的家庭关系为何偏偏脱离了轨道呢?虽然,父母与孩子决裂属于极端个例,但从类似的报道时可见诸媒体来看,80后、90后长大成人以后与父辈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容忽视的危机。
王猛之所以和父母决裂,如果从一般的路径分析,可以从父母、他本人以及应试教育几方面入手寻找原因。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应试教育该担负主要责任。
应试教育的弊病尽人皆知,上小学后还不会剥鸡蛋, 内向,敏感,不善交际 的王猛,确实堪称典型的应试教育符号。然而,真的是应试教育塑造了王猛的一切么?究竟是教育造成了王猛的内向和敏感,还是王猛的个性特征没能得到其成长环境的包容与认可?如果没有父母的推波助澜,情况绝不至于僵化到这般地步。
作为大院子弟的王猛,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院子里, 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 如此大包大揽,祸兮?福兮?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地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王猛的话虽然失之偏激,但父母的 关爱 成了伤害,却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物极必反,过度保护也会将事情引向另一个极端。如果父母师长对孩子关爱备至,那就极易造就外表极其光鲜、内心非常脆弱的 茶杯 式孩子。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 肯德隆将这种具有极强优越感而又时常焦虑的孩子,形象地称为 残废的皇族 。
这并非只是戏谑之词。很多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探究其成长经历,往往会发现他们拥有一个外人看来极其 完美 的童年。殊不知,正是父母的过度 体贴 ,使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生活不顺心、陷入逆境,往往不知怎样应对,当然极易失控甚至崩溃。
虽然说,父母热衷于控制子女,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不敢、不愿在第三方面前作孩子情感的支撑,让子女成了 情感的孤儿 。从王猛的陈述看,父辈的社会交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他独立进入社会以后的人际交往。受 大院文化 影响,父辈习惯于处处躲让矛盾,甚至在孩子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忍气吞声,然而,王猛显然不属于那个 大院 的时代。
或许,有人会以现实来为中国式父母辩解。确实,在分数和考试面前,谁都不能免俗,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选择余地。身为父母,不能罔顾孩子的差异,以某种一厢情愿的期望来塑造子女。以爱孩子的名义,违背子女的天性,破坏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养育方式。无论家长怎样不遗余力地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子女早晚都要面对 不完美 的社会。哲人有云: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为了让孩子顺利适应 不完美 的现实社会,家长首先要学会做一个 不完美 的父母,不再事事为子女作决定,但在关键时刻不惜一切地保护孩子。如此,才能克服自己的 家长欲 ,保持孩子的 野性 。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