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景区捡垃圾是一堂文明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媒体报道,八天国庆长假期间,北京三十五中、人大附中、民大附中、北京四中等多所中学联合组织了一项“天安门零垃圾”公益行动。上百名中学生在游客众多的天安门广场,每天八点准时报到,“上岗”捡垃圾,最多一天可捡40大袋。

保护环境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地球只有一个,被污染和破坏了,人人都受害。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为此各国都通过立法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规范有关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但本质上说,保护环境是社会公德,需要全民行动。相较于大多数人的旅行和参观,北京这几所中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当起了“环卫工”,以捡垃圾这样的公益行动,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呼吁人们环保。不得不说,这个“异样的风景”给人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文明课。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高铁技术的发展,“去看看大世界”的条件得到保障,人们在节假日外出和旅行的需求逐渐增多。但从每年的新闻报道来看,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屡见不鲜,乱扔垃圾就是重要表现之一,甚至有游览地“垃圾满天飞”的现象。这种细小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只与个人相关,实则易带来“传染性”,损害了社会公德。改善乱扔垃圾的行为要从细节开始,从细微处、从小做起,从实践教育抓起。

文明是一种体现为细节的素养。生活在现代社会要做“现代公民”,必须改变各种陋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年,国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但对于一些人而言,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具备根植于内心的文明修养和外化于行的文明细节,如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有序排队、穿戴文雅等,恐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些中学生恰恰用他们的细小行为,给在天安门的游客们上了一课。

文明还应在“看不见的地方”得到强化。在公共场合,做文明的事不能仅出于众人的监督,表现在人们看得到的地方,还要转向那些人们看不到的细微之处,这是在公共场合需要坚守的“慎独文化”。从天安门的垃圾分布来看,人们在景区扔垃圾时更隐蔽,不扔大块头垃圾了,但烟头、卫生纸、瓜果皮等细小垃圾,在栅栏、草坪等景区边边角角仍然不少。这些中学生用行动告诉人们:一些人眼中的“文明”仍然是一种虚假的、不彻底的文明。

文明,应始于实践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美德是一个行动问题,并不需要许多的学问,也不需要费许多的口舌”。有些学校在德育方面,给予学生太多的说教,但并没有形成鼓励学生践行美德的制度与文化,导致不少人对文明的理解过于肤浅,毕业后行动乏力。北京这些学校成立学生义工社,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本身也是文明养成的重要教育方式,对于从小塑造学生的美德、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而言,不无启发意义。

这些年,时不时有外国人在中国景区捡垃圾,被认为“打了中国人的脸”。当看到中学生在景区捡垃圾时,我们不仅要为他们牺牲假期、热心环保的公益之行点赞,更要反思这种行为是否打了一些人的脸,给他们上了一堂文明课呢?

(作者肖纲领系上海出版传媒研究院研究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