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回答“创文办”提问被罚是怎样的治理逻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9-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湖南省郴州市两名中学教师拒绝回答“创文办”工作人员知识抽检,被当地教育局扣工资并取消评优资格一事发生逆转。

湖南省郴州市两名中学教师拒绝回答“创文办”工作人员知识抽检,被当地教育局扣工资并取消评优资格一事发生逆转。由于“问责过重”,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获悉已责成涉事学校撤销这一处理决定。(中青在线9月20日)

虽然,学校已经撤销对教师的处罚,但是,校方之前的鲁莽表现以及一些地方“创文”过程中的草率做法,还是让人对其背后的社会治理逻辑产生质疑。这样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因此更需要深刻反思。

在学校看来,既然“创文”是一项重大任务,就需要全民动员、执行指令、按照标准答案作答。这才是争创文明城市的规范动作。任何人违背了这样的规范动作,无疑就是给“创文”工作抹黑。一旦“创文”因此受到影响,那可是谁都不能承担的重大责任!所以,两名教师拒答“创文”提问,校方必然勃然大怒,非予以重罚不可。否则,怎么给其他人做好榜样和示范?

学校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思维。此种社会治理模式比较简单,上级一声令下,下级被动执行。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也有其效果,一项治理内容因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不过,这种社会治理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运动式,治理成了一阵风,以后问题重现;另一个是浅表化,成绩流于表面,并未在本质上改善。

创建文明城市就可能面临这两个问题。以“创文”提问为例,能够自如地回答提问,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不回答,不会回答,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为创建文明城市努力呢?其实,回不回答问题以及回答问题的流畅程度,与文明程度没有直接关联。行动重于言语,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较高文明自觉的人,比一个只会背诵知识但言行不一的人,更接近于文明。城市文明建立在文明的素质和制度化的管理之上,不依托人们的嘴上功夫而存在。

此时,需要以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思维,即服务型社会治理。与管理型社会治理不同,服务型社会治理以服务为核心——公众利益是工作的出发点,管理的模式不再是由上向下简单发号施令,而是建立在信息公开基础上的协商。服务型治理的好处是,公众利益被放在首位,公众知情权得到保证。于是,公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目标制定更加合理,效果很好。

以服务型社会治理的思维来对待“创文”,一些创建中的老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是否有浮于形式的问题?公众的生活质量有没有因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而提高,他们有着切身感受。再比如,是否有缺少参与的问题?因为公众参与了目的设定,在管理中感觉到被服务,在沟通中感觉到被重视,自然就会有行动热情。关键是,管理者要意识到服务型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因为建立在服务基础上的管理才是最有效的。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