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 节能先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电子屏幕上,纵横交错的地下供水管道看得清清楚楚,每一根管道上闪烁着绿色光圈,点击鼠标,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在北京交通大学后勤集团控制大厅,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地下管网智能探漏系统”,对全校上下供水管网进行实时监测。

管道上绿色光圈的位置,都安装了智能传感器,能够根据管网振动变化,及时发现管道破裂漏水情况并自动启动警报。

“根据警报位置,精准维修,避免后勤工人费时费力找故障,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浪费。”北京交通大学后勤集团总经理翟儒说,北京交大近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智慧后勤”,节约资源能源。

节流更得开源。北京交大致力于打造“海绵校园”,已建设一套完整的“雨水拦截系统”。该系统利用由本校土木建筑学院师生研发的水循环和净化处理设施,将教学区和家属区内的雨水汇入校园明湖,过滤后,用于周边绿地浇灌。全校的洗浴中水处理之后也都汇集到这里。据统计,北京交大每年节水量相当于学校用水总量的10%。

除了节水,在节电方面同样亮点不少。“电梯运行是要耗电的,但我们学校的电梯却能发电。”翟儒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里电梯的与众不同。

电梯发电的奥秘在于安装了“能量反馈系统”,将电梯重载下行、空载上行产生的能量转变为电能,为电梯运行供电。分布在北京交大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的100部电梯,每年“发电量”约80万千瓦时。

此外,北京交大正在部分教室试点安装教室照明及空调智能节电系统,通过自动监测人数分布、室内温度以及自然光照强度,自动开关空调或灯光,节电率达到30%左右。

通过“智慧后勤”建设,北京交大节能降耗成效显著,从2011年到2016年,全校在建筑面积和设备设施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能耗平均每年降低千吨标准煤,用水总量平均每年下降5.4万吨,平均节能率6.49%。

节能做得好,离不开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北京交大党委书记曹国永认为,高校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加强绿色校园建设,注重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此,北京交大制定了一整套节能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成立了节约型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北京交通大学能源使用管理办法》,分解指标、明确责任,并进行年度考核;同时,对二级单位的节能技改进行政策支持和经费配套,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节约谁受奖”的节约激励政策。

《人民日报》( 2017年06月21日09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