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砸钱追网游 未成年人网游行为如何监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6-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前不久,由于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往游戏里大额充值,西安的十余个家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向腾讯、4399等游戏公司追回款项,引发舆论关注。青少年沉迷网游现象凸显,这其中有哪些监管困境?如何给青少年设立网游“安全阀”?

前不久,由于青少年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往游戏里大额充值,西安的十余个家庭选择通过法律途径,向腾讯、4399等游戏公司追回款项,引发舆论关注。青少年沉迷网游现象凸显,这其中有哪些监管困境?如何给青少年设立网游“安全阀”?

家长吐槽

孩子为游戏砸钱砸精力

除了给游戏充值,网络游戏还催生了游戏代练、陪练、陪玩等业务,还有不少孩子会在一些直播平台上给游戏主播打赏。

关于青少年沉迷网游的现象,此前媒体曾有诸多报道,如“海南海口12岁小学生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广东中山小学生假期玩游戏,用妈妈手机买1.6万元道具”、“河南鹤壁11岁儿子为玩网游,刷母亲银行卡近3万元”……

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6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也就是19岁以下的网民,已经达到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

对于上述现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邓希泉对中新网记者解释到,风靡一时的网络游戏在设置上都非常吸引人,其内在逻辑能够激发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能力较弱,很多时候无法分清虚拟和现实,容易沉迷游戏,并且为之消费。

监管困难

“同伴文化”影响大

为了方便通讯联系,如今大部分家长都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不过,有了手机之后,孩子沉迷手机网游成了家长更大的忧虑。

陈老师是北京市朝阳区某重点小学的教师,据她观察,小学生玩手机网游是普遍现象,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愈发严重,大部分孩子玩手机网游的频繁程度取决于家长的监督力度。

她表示,学校会通过广播、主题班会的形式讲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常见的问题是家长工作忙碌,孩子无人看管或者由老人看管,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在北京市西城区某重点中学执教多年的赵老师也告诉记者,学校尝试过不少方法,希望能减少学生的“游戏瘾”,比如思想教育、奖励机制、寻求父母配合、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等,但都成效不佳。

对此,邓希泉认为,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老师的影响逐渐减弱,“同伴文化”的影响愈发显现。

他告诉记者:“‘同伴文化’会对青少年产生一拉一推两个力,同伴们喜欢什么会对个体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如果玩不到一块儿,就会被踢出小圈子,对个体造成心理压力。”

邓希泉表示,部分学校及家庭无法提供适当的时间、空间、场地丰富孩子的文娱活动,造成青少年课外生活内容单一,转而将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游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