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从娃娃育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1-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随着“互联网+”“工业4.0”等战略的提出,科技将更快、更深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只有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才能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技、善用科技,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从本期开始,本版聚焦“科学素养培育”,期待引发关注与讨论,让科学素养成为公众自身完善的“奠基石”和社会创新发展的“营养土”。

——编者

寒假又临,广东科学中心科技影院上映的科普新片《小动物大英雄》粘住了众多中小学生的心。这不,1月15日周末,广州市民周先生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放弃了半天加班时间带孩子去看了一场电影。

影片讲述了北美丛林中一只花栗鼠和一只食蝗鼠踏上冒险征程,一路克服艰难险阻,领悟生命真谛的故事。其震撼的立体效果、丰富的科普内容,令周先生也大呼过瘾,感慨“和儿子一起接受了一次生动难忘的科普教育”。而小周和小伙伴们则更希望,这样的科普影片能走进日常课堂,让科学课更加丰富多彩。

虽然近年来,科学教育早已进入大中小学课堂,成为青少年的必修课,但让科学教育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科学课程从知识灌输转变为素养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着手要早——青少年是重点人群

“天为什么是蓝的,云为什么是白的?星星为什么会发光?海底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孩子无穷尽的提问,让大人面露难色。

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二年级的梁文同学(化名)至今对于幼儿园时期做的科学实验还记忆犹新:“‘纸船如何在水中航行’的实验,还有‘把阳光吃到肚子里’,我觉得都特别有趣,也很喜欢这些实验和知识。”

梁文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感兴趣,也会经常向家长提问,这极大地考验了家长的科学素养,“尽管平日会给她买很多相关的书籍,但当孩子问问题时,我只能去看书或向网络求助。”

科学素养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原校长刘人怀看来,一个人在儿童少年时期所形成的科学素养将影响其一生。当前,不少成年人对网上科学谣言的轻信,虽与谣言制造者为博眼球而刻意耸人听闻有关,但从本质上说,是公众在青少年时代普遍缺少科学教育和科学素养使然。

好在,从近几年国家和各地的实践来看,在学校开展科普和科学教育,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投入力度均已大幅提升。

去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总目标。其中重点任务之一便是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教育,增强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

而在科研创新重地广东,早在1992年就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主题科普活动,每年一度的全省性活动早已让科普之光照耀南粤大地。面对青少年这一重点人群,广东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在全国率先创建了三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2016年7月,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发布的“2015广东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公众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3%大幅提高至6.9%。

与此同时,全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在2015年达到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这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手段要新——科普是门“营销学”

毋庸置疑,近年来,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于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重视较从前有了很大提高。学校中,科学教育和创新实践课程多种多样,校园外,各种科技展览、科普知识竞赛轮番上演。仅就广东省,目前就已有145家省级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16年的主题科普活动,统计下来有2500多项,有500万人次的青少年参加各级各类创新竞赛活动。

但仔细观察效果,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真的提升了吗?

2016年5月发布的《北京市青少年科学认知水平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中显示,近七成调查对象对科学话题兴趣不高,对娱乐新闻的兴趣远超对科技新闻的兴趣。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有待提升,面对流言很难分辨。2016年11月17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公布的《关于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也指出,广州市大学生整体科学素养水平表现不理想,基本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36.41%。虽然属于高学历群体,但不少大学生对于物质最小构成单位以及光年属于何种单位等科学问题一知半解。

究竟如何做科普?有一种颇有启发性的观点值得一提:科普本质上是一门营销学,只不过“兜售”的是科学的知识、科学的观念以及看待现实、分析世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例,这样一个每年花费纳税人巨资的“巨无霸”,并非直接关系到民生的机构,要说服国会获得足够的预算,就需要用各种创新的、有趣的、通俗易懂的科普手段,努力让民众了解太空,对航天科学产生兴趣,认同太空探索的必要性。在美国的一项民调中,NASA的受欢迎度在参与排名的众多机构中位列第二,负面评价非常少,这都说明了其在科学普及和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公众的认可。

而反观我国,对科学教育尽管也十分重视,但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形式还较为枯燥,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其中,最遭家长和学生诟病的是,目前我国的科普教育沿袭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呆板,不易接受。

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也认为,当前我国科学课程的授课方法仍不够科学,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实践和探索的环节。

刘人怀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普需要用有趣的现象吸引人,用可信的说理说服人。无兴趣,自然就难以学好、学深、学扎实。一知半解,半信半疑,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科普搞了许多年,但遇上对转基因的误解,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慌,大家宁可相信各种荒谬的所谓“真相”,也不愿相信真正的科学。

空间要宽——别用应试思维搞科普

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说:“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儿童时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著名物理学家、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院士回忆说,自己物理知识的启蒙,就是小时候读的介绍大科学家爱迪生的小书。

然而,这种探究科学的天性,在应试教育面前有时还是会显得比较无力。吴雨(化名)在广州某小学上四年级,他最喜欢的实验是“风向标测风速”,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当其家长被问起在家庭中是否会有意引导孩子在这方面进行兴趣开发时,家长还是给出了“要优先保证学校课程”的回答。

不少家长还坚持认为,科学素养培养固然重要,但比起文化主课只占次要位置。有家长甚至认为“中小学生做‘科研’仅仅是一个噱头,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中小学生升学压力这么大,搞‘科研’应是大学阶段的课程,不能本末倒置。”还有个别学校将科学教育环节简化,将重要的科学素养课程列为日常学习之余的放松与调剂。

刘希娅每年都会去各地中小学调研,她发现,当前,中小学科技教育专业教师仍十分缺乏,一些地方的科学课程流于形式、投入不足,教育水平地域差异很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课早在20年前便已成为英国的小学3门核心课程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数十个国家也在强化科学课的主干地位,在这些国家看来,“这是一个趋势,未来的国家竞争力在这里。”

为此,不少专家指出,科学素养是一种普遍的素质而非特定的技能,重在树立科学的态度、领会科学的方法而非具体的知识。因此,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搞科普违背科学教育的初衷,亟待“给科学教育松绑”。

采访中,还有不少家长建议,学校可通过“开设科普选修课”“开展科普竞赛”“参加科普工作给予学分鼓励”“开展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助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靠背诵诞生不了科学家!”日前,在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儿童与科学”2016年全国小学科学教育研讨会上,中科院物理所魏红祥博士也提出,科学的课堂,不是死板的、呆滞的,不要让孩子觉得科学课是靠记忆,要让他们感觉到科学是“好玩”的。

学者们还建议,每节科学课上,老师都应葆有和孩子一样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和孩子们在一同探索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逐步将科学知识内化为孩子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内在修养。

(董玉琴吕端参与采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