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用珊瑚礁叩开大海的奥秘之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广西各大高校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优势学科与资源,开辟出包括校企协同育人、产教高度融合、政策倾斜支持、平台基地支撑等多位一体的“政产学研用创”新路子,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含金量颇高的“双创”成绩单。12月26日至3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广西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创业展活力高校青春风采行――2016年广西教育网络行”大型采访活动举行。来自全国29家主流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贺州学院7所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成绩突出的广西代表性高校,聚焦广西高校创新创业亮点成果,利用互联网传播创新创业动人故事,将广西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做法推向全国。

在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是一所名副其实的“麻雀学院”,该院师生加起来只有100多人。不过这个学院从建院起,就备受该校师生瞩目。这里,有一支该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海洋科考队,师生里拥有潜水证的就有26人。并且,该学院教师目前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总经费近6000万元,一个个与海洋相关的项目研究,带领该校师生一点点揭开海洋的秘密,熟悉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12月26日上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广西新闻网承办的“创新创业展活力高校青春风采行――2016年广西教育网络行”采访团走进广西大学海洋学院。


位于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的一处活体海洋动植物水族箱如梦如幻,色彩斑斓。广西新闻网记者潘毅摄

学校师生亲自潜水采样

来到海洋学院,你会惊讶于它的小而精。这里,只有37名教职工,其中4名博士生导师,9名硕士生导师,然而该院教师具备珊瑚礁生物、微生物、生态、地貌、地质、环境、遥感、自然地理等多专业背景,是目前我国从事珊瑚礁研究专业最齐全的研究团队。这里的学生构成也特别牛,39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后,今年才刚招收58名“海洋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有意思的是,在这100多师生中,已有26人拿到了潜水证,该院还对本科生开设了潜水课。

学习海洋专业,少不了要去海底采样,而请非专业人士采上来的东西,不一定是科学研究需要的样品。为此,海洋学院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成立了由首批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海洋科考团队,先后9次出海,累计出海考察255天,出海里程约1500海里(2700公里)。

“每次出海,队员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晕船的艰苦。”该院的黄学勇老师9次出海都没有缺席,他介绍近岸调查只能租用当地的渔船,抗风浪能力差,很容易造成晕船。长时间海上航行,晕船药无法起作用,队员们只能尝试姜片、伤湿止痛膏等各种小偏方。

黄学勇老师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5月的南海中、西沙群岛科考。他们航行了3天2夜才到达航次的第一站――黄岩岛,那是30多年来,第一次有这么全面的综合考察队伍到这里科考。途径西沙浪区时,三四米高的大浪,成为大家不堪回首的噩梦。一些晕船严重的,不吃不喝不能入眠,床边挂一个塑料袋,吐得只剩黄疸水。到达作业区后,渔船仍然非常摇晃,而科考队员需要集中精力盯着仪器,常常引起呕吐。

潜水作业是珊瑚礁调查的主要形式,长时间在10多米的水下作业,巨大的海水压力使科考队员每次潜水作业,都消耗巨大能量,身体极度的疲惫。此外,海上作业也暗藏着危险。在南海珊瑚礁生态调查过程中,常常遇到外国渔船,如果科考队员水下作业时,有船经过潜水作业区,螺旋桨产生的漩涡很可能把人吸上去,卷进螺旋桨里。所幸,在海军护航下,外国渔船都在提醒下避开了潜水作业区。


海洋学院的学生正在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海洋微生物生长变化,为研究海洋资源提供数据分析。广西新闻网全媒体报道组摄

从珊瑚礁身上寻找千万年前的信息

走进海洋学院储存室,你会惊叹这里存放的物品如此丰富。样品储存室里,品种各异的珊瑚争奇斗异;冷冻室数十个大冰柜里,冰冻着刚采集回来,未经处理的各种珊瑚样品;此外还有大量风化厉害的珊瑚礁,甚至还有从不同地区采集回来的沙子……这些,在海洋学院师生的眼中都是宝贝,因为你越是熟悉它们,你越能听懂它们说的“话”。

树的年轮,能记录下当地的雨水、光照等环境变化,珊瑚礁也像树一样,有清楚的年轮界线,每年珊瑚礁会生长1~2厘米,连续生长时间通常在200~300年,最长的甚至达到800年,它们也是环境的忠实记录者。通过大型仪器观察,能了解到珊瑚礁形成年代的温度、海平面等。然而,我国过去对珊瑚礁并不太重视,研究的也不多。广西大学海洋学院建院后,同时建立了珊瑚礁研究中心,将珊瑚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该院的院长余克服教授是国内珊瑚礁研究的领军人物,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他拥有20多年南海珊瑚礁研究的经历,是我国珊瑚礁研究领域唯一的一项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每当提到对环境的担忧时,人们常会提及全球气温变暖。但余克服教授多年来研究发现,南海北部近7500年来,温度总体在波动中变化,其中距今6800~5800年间的温度,甚至比现在的温度还约高1℃。余克服教授的研究,回答了全球变化所关注的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据了解,该学院目前主持科研项目达到30多项,总经费近6000万元。其中,余克服教授2014年7月份申请的“珊瑚礁千米深钻记录的西沙碳酸盐台地形成演化和环境变迁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资助金额300万元。这也是广西大学从1997年两校合并以来,首次获得基金委该类型项目的资助。如今,通过千米深钻取出的珊瑚礁,被该院科考人员按编号,一盘盘放在储存室,据悉此次采集回来的珊瑚礁,最早可追溯到2300万年前。这也是我国最长、取芯率最高的珊瑚礁岩芯,该校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这些珊瑚礁岩芯,读懂更多珊瑚礁生态、地质与环境的奥秘。

探索人工珊瑚养殖修复海洋环境

来到海洋学院,一出电梯会看到一个漂亮的水箱,您可别小瞧这个不到1立方米的水箱,这是一个集教学展示和科研为一体的微型珊瑚生态模拟工程,里面生活着60种来自各个海域的珊瑚,10种鱼类,还有藻类、贝类。

该工程的负责人黄雯博士由于长期负责给珊瑚们投食,为学生戏称为“奶爸”。要当好“奶爸”可不容易,这些珊瑚是海洋科考队员从不同海域采摘回来,他们对光照、温度等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让这些“性格各异”的珊瑚们生活在一起,黄雯博士及其团队可没少花心思。水箱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6度左右。为了模拟海洋中的太阳光,水箱上面安装了一套智能化灯光系统。灯光中混合了六七种光,并且不同时段光的强度,每种光的比例,都设定好,每天自动循环变化。水箱里,一个螺旋装置时不时旋转一下,制造珊瑚们熟悉的乱流。每天黄雯博士都会检测模拟海水的盐度,为了保持水质清洁度,虽然水质循环过滤,每周还是要更换10%的水,相当于每周更换300斤水。

珊瑚们虽然不能移动,但也有动物的地盘意识,有的“脾气”还不小,如果彼此离得太近,有的珊瑚还会释放毒素,必须要给它们留够私人空间。此外,喜光的珊瑚得“住”上面,喜暗的珊瑚得“住”下面,如果“住”的环境不舒适,珊瑚就会出现白化,最终死亡。“这个珊瑚原来住上面,开始白化后放下来,又恢复了生机”,黄雯指着其中一个蜂窝珊瑚介绍。此外,珊瑚们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有的吃虾肉,有的吃卤虫,有的吃氨基酸。每次,光用镊子夹着虾肉将吃肉的珊瑚们喂饱,就需要半个小时。

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它不仅是海洋生物的优良生活场所,物种也非常丰富。然而,随着海洋水质逐渐被污染,珊瑚礁的面积也在减少。就像多种树一样,如果能对珊瑚礁进行规模化养殖,就能逐渐修复海洋环境。今年2月,广西大学海洋学院与北海一公司合作,正在开展珊瑚养殖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背景介绍: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成立于2014年9月,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为宗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学院规划了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生态和海洋工程等4个研究方向。学院以珊瑚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研究主线,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一个以珊瑚礁科学为特色的大学生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大学珊瑚礁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和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生态研究所挂靠在海洋学院。

学院教师目前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还参与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等多项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2016年学院开始招收“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首届本科生由来自全国各地的58名学生组成。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52人,已进站博士后10人。2015年学院新增“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博士、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将于2017年招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