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笔的“秘密”:“制笔班”毕业生遭企业争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笔,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看似简单,但我们知道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从设计到制作,从墨水的配方,笔头的设计,再到如何让笔写得更流畅,都是要攻克的难题。11月23日,全国20家重点网媒走进温州大学的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揭开了一支笔的“秘密”。

一支笔蕴含了怎样的“秘密”

生活中,我们几乎都离不开笔,从小时候拿起笔开始,或许就在学写字和画画了,长大以后也一样,不论科学怎么发达,生活与工作中,还会经常用到笔来书写。

11月23日,在温州大学化材学院,该院副院长方乐平为我们说起了有关笔的“内幕”。他说,一支笔看起来简单,但其研究内容却涉及了很多专业技术领域,包括精细化工、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目前,我国制笔行业和其他很多产业一样,面临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如墨水和笔头制造技术,特别是两者之间的匹配技术研究不足,关系到笔的书写质量。此外,笔书写的流畅性和笔头、球珠和墨水间的摩擦和润滑有关;摘了笔帽的笔长时间放置,怎样让笔头不会变干而影响书写,又涉及到墨水的保湿性能,这些都是制笔技术需要攻克的难题。

目前,该院研究中心已攻克了不少企业技术难题,一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晨光、贝发、真彩等知名的制笔企业,如水性笔头与墨水的匹配技术应用于上海晨光文具,可以使水性笔具有良好的书写性能和储存期,在寒冬等恶劣环境中不影响书写。

除了研究各类墨水、笔头制造技术和匹配技术外,该院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环保型油性可擦笔。

方乐平拿出了一堆可擦笔的笔芯,只见他在白纸上随意书写,然后再用橡皮一擦,就见擦得干干净净。他说,这种环保油性可擦笔,书写后24小时内都能擦去,24小时后就无法擦除了,这种笔从制作油墨的原材料选材和制作过程都更加环保,书写长度达500米以上,比传统铅笔更黑、更流利。

15名毕业生遭企业争抢

据悉,温州大学是全国唯一为制笔行业培养制笔技术专门人才的高校,温州大学化材学院每年在学生大三阶段,从200余名化工、应化、材料和化学专业的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选拔出15名左右的学生组建“制笔化学班”,开设制笔工艺学、墨水与油墨化学、笔类产品检测技术、笔类产品匹配技术及制笔产品营销等课程,目前已经培养三届学生共50余人,毕业后可在国内外知名大型制笔及配套企业工作,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得力集团人事部聂经理表示:“集团研发部连续三年来温大招聘制笔毕业生,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好、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具有很强的创新研发能力。”

据介绍,中国是世界制笔大国,目前国内制笔行业产值约400亿元左右,制笔技术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学科交叉性很强,国内制笔专业技术人才较少。由于墨水、笔头及匹配等制笔核心关键技术一直未能有效突破,使大型制笔企业对制笔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而温州是中国“制笔之都”,人才缺口也很大。温州大学制笔实验室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制笔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先后获得温州市制笔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制笔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制笔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中国轻工业制笔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称号,具有较强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制笔协会支持帮助下,与国内大型制笔企业联合,从2013年开设“制笔化学班”,在制笔人才培养中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毕业生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每年供不应求。

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化材人才

地方高校,如何促进地方产业融合?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温州大学先进材料与产业技术高端学术论坛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届“之江科学论坛”上,温州大学与地方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的成果引起关注。

会上举行“温州大学-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先进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温州大学-浙南科技城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温州大学-浙南科技城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揭牌仪式,并设立温州大学化材学院“福田创新创业基金”,用于鼓励创新型化学与材料工程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