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黑户”男孩的心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他的求学申请再一次被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小学拒绝,难掩无助和失落,窝在墙角的他自言自语道:“过了12岁,我是不是就再也不能上小学了?”

这件事已成了他和奶奶王荣英共同的心病。

祗浩博的家并不完整。在他出生之前,父亲曾获罪入狱,1996年出狱后,因相关材料丢失等原因,始终未能补办户口,成为“黑户”。2004年,他与祗浩博的母亲相识并未婚同居,两年后祗浩博出生,成为非婚生孩子。

据王荣英回忆,祗浩博出生后,父母关系并不稳定,也始终没提及给孩子补办户口的事情。2009年,祗浩博母亲离家嫁人,祗浩博父亲外出打工,极少回家。6年多里,祖孙俩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王荣英的退休金,而她独自照顾孩子也非易事,未曾顾及户口的事。祗浩博更不知道“户口”这个名词对于他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人的过错让无辜的孩子成了受害者。”王荣英说。

王荣英觉得,孩子需跟着父亲落户,才能就近入学。然而,孩子的父亲本身就是“黑户”,尽管相关部门曾告知让他补办户口,可多年“黑户”身份的他出门在外很少回来,对上户口的事情也并不上心。

“爸爸只有借钱的时候才会回来。”在祗浩博的记忆中,父亲上一次回家是在4个月前。回来当晚,他问奶奶借了几百元,次日一早便走了。“他没有抱过我,回来也只是在床上躺着……”孩子说着,眼睛就红了。

“让他给孩子上户口,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说给娃娃办,但人一走就又跟没事似的。”王荣英说,她曾想把孩子的户口和自己的上在一起,“但是不行,他爸是监护人,他不去办,我转不过来”。

10年“黑户”,导致祗浩博无法上学,不能出远门,连就医都无法正常登记。更多的时候,祗浩博独自在家看书、写字、做题。祗浩博所用的书本大多是叔叔家的堂姐送来,其中不少已用铅笔涂写过,为此,祗浩博要在做题的时候,把姐姐写过的地方反复擦净,才能再用。翻开他的练习本,虽然字迹整齐,可一动笔就看出了问题。因为没人教他写字,很多笔画顺序都是错的。“看到别的小朋友去上学,好羡慕。我想上学,想学知识。”祗浩博说。

祗浩博居住地所属的郝庄镇朝阳三社区主任马俊睿几年前就得知祖孙俩的困境,并竭力为祗浩博解决户口问题。“社区一直很关心祗浩博户口和上学的事,前段时间还专门组织住地单位去慰问祗浩博一家,但问题的关键是祗浩博的父亲不把孩子的事当回事,根本找不到他本人,所以事情很难办。”马俊睿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就此致电王荣英所住学区的朝阳街小学。校方答复,学校只能接收户籍在该校学区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入学,没有权力接收祗浩博这样的孩子,因为没有户口就上不了学籍,而学校接收没有学籍的学生,属于违规操作。对方同时表示,现在孩子都10岁了,即便正常入学照理也该读四年级,那过去落下的课程怎么补也是问题。学校归教育局领导,祗浩博要入学,必须教育局通过才行。

记者又联系了太原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相关人员答复称:“要入学,第一个就是要有户口。有户口、身份证号才能注册学籍,这是全国统一的。”对于祗浩博所面临的特殊情况,对方表示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建议找地方区政府解决。

2016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公安部、民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曾就相关问题作出明确解释,对于非婚生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要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依法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对于无户口或暂未办理户口登记的适龄儿童少年,也要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不能因为无户口、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等理由拒绝接收入学。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掌握辖区内居住的新登记户口和暂无户口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情况,“一人一案”做好工作,立即安排就近入学,指导学校依据学生年龄和学力等情况安排在合适的年级就读,必要时可以先入学后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为所有入学的适龄儿童少年建立学籍和学籍档案。对于新登记户口、暂无户口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收取任何额外的费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